第1616页

儿子们勤奋好学,女儿们知书达理。

爱妃们,身心奉献,弘武大帝任劳任怨。所以,弘武大帝的家庭生活很温馨。

家庭和睦,弘武大帝自然又将注意力转移到大秦帝国的发展上。其实就算不用弘武大帝关注,有满朝英才文武齐心协力,大秦帝国也是一直处在高速发展之中。

老天爷也给面子,天下那一直是风调雨顺。话又说回来,老天爷既然将秦峰送了回来,不开眼穷折腾,那真就是瞎眼了。

华夏千年从头数,一段时间内,涌出最多英才之士的时期。三国时期排第一,隋唐年代排第二。秦峰一手创建了大秦并发展为一个帝国,他以德服人,接纳了几乎三国时期涌现的所有英才之士。帝国发展,不在话下。

然而发展总是会遇到瓶颈的时候,当群臣束手无策之时,总是会想起皇帝老儿。

弘武大帝可了不得,拥有许多头衔。他在臣民的眼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社会学家、诗人,是一位拥有百科全书一样丰富知识的圣人。

弘武大帝提出的理论,从来没有人想到过的,弘武大帝提出的执政纲领发人深省。弘武大帝想出来的点子,够人琢磨一辈子的。

所以,“有困难问皇上”,已经是大臣们的共识。

因此,在四月的大朝会上,军机处军师、户部尚书荀攸,发愁的走了出来。

在秦峰看来,重臣愁眉,那一定是出大事了,立刻问道:“公达,为何愁眉不展?”

“启奏皇上,是这么回事……”荀攸娓娓道来。

原来,大秦帝国经济飞速发展,交易量大增。一次交易量,更是之前的千百倍。按理说,交易量大增,税收也是大增,商业发达,民间繁荣,作为户部尚书,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下面不断反映,钱物交易十分困难。虽说大秦治安很好,但带着几千斤,几十上百车的大钱远赴千里交易,也不是个事啊。

群臣打开了话匣子。

老贾诩直诉苦道:“前天家里买个大件,臣扛了一麻袋钱,这把臣这老胳膊老腿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