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页

同一时间,西方世界的农民就缺乏这种犁壁。因此,西方的农民在犁地的时候,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停下来,从粗糙的犁上抓下土和杂草。因为没有光滑表面的犁壁,犁起来的土大部分堵在前面成了一堆。

因为没有犁壁,西方的农民不得不面临两个艰难的选择:一,就是花费大量的时间铲平犁头前堆砌的土草。二,增加耕牛的数量,用巨力强行破开土地,直到一次性犁出足够长的距离。

所以,我国犁地一般只用一头牛,很少超过两头牛。而西方农民,为了在有限的耕种时间里开垦更多的土地,通常要集资购买六至八头牛用于犁最普通的地。然而牛也是需要养殖的,多了患病的机会也会大增,还需要留出牧场。乃至于,西方牧场比农场多,更有许多运气不好的农民死了牛倾家荡产。

可见犁壁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秦峰超越数百年搞出了曲辕梨,这种犁的效率很高,但对犁本身的质量要求也很高,铁质犁壁很快就会磨损、裂缝坏掉。只有铁匠才能冶铁打制铁器,农民势必要多次购买或是修复,这样一来还是大大增加了成本,削弱了效率提高后的收获。

原来是当下的材料无法承受高效率,这就如同只能承受一千转的机器,突然加大到两千转,不散架才怪。

搞明白后,秦峰摇头道:“这样不行,要用精铁,也就是钢!”

“精铁!钢?”虽然周仁第一次接触这个字,但经验让他理解,他艰难的摇头道:“一位铁匠一锤一锤的敲打铁胚,辛苦一个月千锤百炼,才有几斤钢,不是用不起,是用不上。”

秦峰感叹工艺落后,繁琐,不以利推广。他猛然想起,后世一个近代的剧本。剧本都是很详细的,也变演员能够了解角色的各个方面,好代入。剧本中有一位钢铁厂的技术员,正好有描述一种炒钢法。

“炒钢法?没听说过。”周仁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

“铁匠一定懂得。”秦峰笑道。

于是,为了曲辕犁,为了更多的土地,周仁作为里正,揣着自己的任命书前去涿鹿县城。如今的冶铁是属于国有的,所有铁匠都有户籍,寻常人家可不能冶铁,那可是杀头的大罪,所以要去县城通过官方渠道去请。

来日,一个五大三粗,胳膊跟秦峰腿一般粗的中年铁匠马济,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炒钢法?你要是忽悠俺,浪费俺的时间,那可是大罪?”马济铜铃眼瞪得跟典韦有一拼说道。

秦峰微微一笑,描述起来:“我们用陶为壁,作出耐高温的钢炉,将铁融化,不断加入矿粉升温。由于当前的条件不足完全液化,所以要不断的搅动,杂质会很快沉底,钢水就会成型……此乃半液态炒钢法,而你千锤百炼,是固态冶炼的自然钢法!”

“固态!液态?”马济有些相信,但更多的是质疑。

秦峰也懒得多说,立刻着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