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页

而此时,郭嘉道:“我王目光深远,一定另有安排。世子的办法,虽然可以杜绝一时的人言,但难保后来不被人说……”

“多谢军师教导……”秦琰恍然大悟,自顾自琢磨着离开了大殿。

大王走了,王世子也走了,百官稀稀拉拉无精打采的起身,互相嘀咕着也离开了。

时光匆匆流逝,秦王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农业、商业蒸蒸日上,百姓有了好日子,家里供奉秦王长生牌位,日常彼此见面多说秦王功德。

时间到了八月,有地方官员来报,洛阳凤凰来仪,长安麒麟出现,黄龙出现在了邺都。

司徒华歆得到报告后,大喜过望,聚众商议,种种祥瑞,实乃秦当代汉的征兆,可再去请求秦王。

然而,秦峰言辞拒绝了。他虽然很想称帝,但不愿背上篡位的骂名,省的后来再冒出个三国演义,将他自己写成曹操,遗臭万年翻不了身。所以,在琢磨出万全之策前,秦峰是不会称帝的。

不过,在华歆看来,一定是秦王抹不开面子,怕被天下人说。而自己作为臣子,理应为君王背黑锅。于是,华歆找来孔融、杨彪,王朗、蒯越、郭淮、傅巽、王粲、陈琳、刘晔等一班文武官员五十余人商议,“大王曾说:天命不有常,唯归有德。大王的深意已经在这句话中,你我要促成此事……”

秦王之仁德天下无人出其右,于是,一众人来到皇宫,觐见汉献帝。

正是:秦室社稷理当建,大王不急大臣急。

华歆等人来到皇宫后,在后殿见到了汉献帝。

汉献帝十分疑惑,这么多年了从来没人来找过自己,不知道这一帮子人来找自己做什么,习惯性的说道:“若是有事,可去秦王那里……”

皇帝高居宝座,但在群臣心里,竟然没有一丝威仪。华歆一笑,奏道:“秦王登位以来,德布于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尧、虞舜无以过此。天下百姓皆言,汉室已终。群臣商议后,希望陛下能够效仿尧舜禅让之道。以天下山河社稷,禅让与秦王。天下幸甚,百姓幸甚,而陛下也能够享受清闲之福,实乃汉室的幸甚。”

孔融这时候走来说道:“天下文人儒士,皆归心秦王。”

王朗又道:“臣等是来请奏陛下诏准!”

汉献帝脸色剧变,他万万没想到,这些人是来逼宫来了,肝胆俱裂。他半天说不出话,望着这些文武,昔日皆是汉室的臣子,怎么就呼啦啦都跑到秦王那里去了。朕到底做了什么!汉献帝十分委屈,目泛泪光,哭道:“遥想当年,我汉高祖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天下英才之士纷纷来归,就此平定秦楚,开创我汉室基业,传到现在已经四百年了。朕虽然没有什么才德,但也是兢兢业业不敢忘祖宗的基业。你们都是我汉室的重臣,为何要抛弃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