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不敢。”纳兰国轩很镇定,悄然看了太后一眼,又说,“内监传旨当然无罪,但是打着传旨的名义仗势欺人,乃至激起兵变,只怕就不是无罪了。”
而太后同时悠悠然补刀:“哟,皇帝要悄悄地传什么旨啊?”
昝宁说:“太后,朕没有‘悄悄’,刚刚弹劾张莘和的折子是想给太后过目的,额涅说不要看。事情紧急,朕又不想耽误了太后太嫔做寿的喜事,所以想让李贵传军机处的人到值庐来谈事。”
他紧跟着冷哼一声,扭头道:“敢问提督,如果不是离宫门口不肯放人,李贵好好地回紫禁城了,他又需要仗什么势?欺什么人?”
皇帝的辞锋犀利,纳兰提督是个粗人,一时就答不上话了,求助地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救场道:“好了,他是不是奉旨一会儿再说。国轩你刚说什么?激起兵变?”她夸张地睁大了眼睛:“区区一个内监,怎么会有激起兵变的手段?!”
纳兰国轩于是又如鱼得水了:“可不是仗势欺人叫人发急!没有御赏印钤的劄子,却非要出门,奴才的人说这手续不对,偏生不听,问奴才的人是不是要抗旨造反?本来嘛,去年的补饷今年还不到,而且说内库的钱都搬到清江口去了,真正是打了水漂全无指望了,大家饿着肚子站岗,靠一肚子怨气充饥呢,再听这样狐假虎威的话,谁受得了啊?”
昝宁已然明白了他们的套路:这些现在的事、以往的事一并发作在这会儿,就是故意要给自己的一个难堪。
他只能先帮李贵脱罪:“朕不是钤印了劄子么?难道皇帝之宝也不算数?李贵若不是有要紧的急事,也断不至于和你们争执,这种事情,各退一步也就罢了。先松开李贵,让他去紫禁城传旨吧。”
没料到这层上那纳兰提督却很头铁,一口顶上来:“皇上,这园子是您亲口说拨给太后住的,所以奴才只认太后的御赏印,不认其他印信。何况李贵所言所行,即便奴才可以‘退一步’不计较,那奴才那上万的手下也个个都能‘退一步’不计较?即便是奴才,也不敢做此保证——那些旗下大爷兵油子们,抢了他的钱比杀了他阿玛额涅还可恨!”
“纳兰国轩,你又是仗了谁的势?敢这么着跟朕说话?!”昝宁大怒,“把李贵放开!今日若激出兵变,典守者不能辞其责,朕首先拿你这个管事管人的提督问罪!”
太后弛然笑道:“皇帝的火气太大了吧?现在禁军出这样激愤的言语,首要难道不是安抚禁军?”
昝宁看了她一眼,回眸对纳兰国轩道:“这事交给你办。你去安抚禁军中闹腾的人,说黄河的水灾平息后,等海关的关税到了,就先给禁军补饷。”
纳兰国轩问:“那么,下半年太后圣寿,又用哪里的款子呢?”
这句话把昝宁问愣了,而太后自然借机一声冷哼:“不必了,我还指望他孝顺?!”
昝宁深恨她这落井下石的性子,只能说:“太后的寿自然也是要做的,想来太后也能体谅。现在先让李贵去传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