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母作为饭桌上年龄最大的长辈,说起这些习俗规矩来是一套一套的:“八月望日,尚芋食螺。螺能使眼明如秋月,更能食新(心)转运、五谷丰登;剥芋头,剥鬼皮,消灾辟邪……”
黎母每念叨一样,小辈们就会往碗里扒拉一样,动作整齐划一。
这是他们在黎府过的第一个团圆中秋。
在苏满娘嫁入黎府之前,黎锐卿如果在家,都是一顿饭陪黎母,一顿饭陪几个孩子,总之让黎母和他们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根本不可能。
因此,关于今年这般热闹的中秋气氛,小辈们都很是珍惜。
介绍到最后,黎母又将让钱嬷嬷给苏满娘倒上一杯桂花酒,笑:“桂花可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之花,闻筠你快多喝些。”
苏满娘温婉地将酒水接过,还在寻思措辞,旁边黎锐卿就伸出一只手,将那只酒盏劫到手中,对黎母慢条斯理道:“这杯还是我先喝了吧,闻筠她酒量太浅,我怕她喝了之后会一觉睡到晚上,连晚上的燃灯船都去不成了。”
言罢,他又笑觑了一眼苏满娘:“让她回来再喝,娘您给她多留一些,到时晚上我看着她喝。”
想想之前两次她喝酒后的经历,苏满娘的手指不自觉颤了颤。
她尽量掩饰住不规则跳动的心跳,用帕子掩住有些羞红的面颊,故意娇羞道:“娘,儿媳这真的是一杯倒,连两杯都用不上的那种。”
黎母看着儿子眼底的意味深长,和儿媳面上突然窜上来的红,作为过来人,她表示自己非常懂。
于是连气都没有生,只笑眯眯对身后的小丫鬟道:“那也行,等稍后就给听涛苑多送两坛子,让他们晚上自己喝。”
这下子,苏满娘面上更红了。
饭后,厨房给几位主子的院子都送上了精心制作的荷花饴,桂花酥,小月饼等精致点心盘。
孩子们一齐去了听涛苑,看着一堆由府内丫鬟和婆子们制作的中秋夜灯,虽颜色各异,形状各异,却看着就很有喜气。
众人嘻嘻哈哈地从中挑选出合心意的,就拿回自己的小院,用绳系于竹竿上,就等着晚上点亮,高悬于瓦檐之下,以“树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