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母面色逐渐和缓下来,苏满娘又继续道:“而且,李家作为亲家,她也不是一味的没脑子。这明显就是先礼后兵,前期李家对常家相当好,几乎予取予求,管吃管住,后期发生这种事,她就是当场翻脸,以后彻底将常家踩到脚底下,把他们踩得苛刻服帖些,也不会再有人敢多说什么。”
反倒是常杉,文人的名声很重要。
经过今天闹出来的这一出,估计短期内,他是不用再想着再更进一步。
毕竟主考官在录取考生上榜时,肯定也会考虑一些考生在民间的名声与影响。
没过多久,苏润允和苏润臧也从外面聚餐回来,他们为大家捎回来一个最新消息:“李月娥还没有生出来。我们回来的时候,还特意往城南的方向绕了一圈儿,常家父母带着李月娥生的大女儿去了李家,想将儿媳妇带回常家生产,没想到李家直接将那小姑娘给扣在了李家,门都没给他们开。”
听到常家那些熟悉的人,苏满娘心情很平静,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
苏母却很乐意听到常家倒霉,忙让两个儿子再多说一些。
苏润允和苏润臧绞尽脑汁将他们知道的那点儿东西说了遍,苏母才意犹未尽地摆摆手:“罢罢罢,你们两个笨嘴的,赶明儿我让六巧再出去探听探听。”
起码六巧讲述地更加波澜起伏,并且富有感情。
苏润臧尴尬笑:“今儿个得到消息时,确实有些晚了,娘若感兴趣,赶明儿我们哥儿俩也多去关注一番。”
第12章 发簪
关于用常杉一家的倒霉事给自家取乐这种事,苏润允和苏润臧完全没有一点负罪感。
早在先前退婚前,他俩就已经和常杉闹翻了。
他俩和苏满娘年龄相近,自小一起长大。幼时家中为了供苏父读书,条件不是非常好,他们三人和小姑姑,都是有人闯祸,其他几人帮忙一起遮掩,情意非同一般。
后来父亲、祖父、祖母一齐病倒,小姑姑离开,苏母每日忙着照顾苏父三人,忙得不可开交。
他俩作为苏家剩下的两位男丁,除了白日出门帮忙砍柴,就是在乡下逼仄的书房中努力看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