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页

嫡与庶如何没有区别呢?闻衍当日大怒离去,脑海中却不时想起了她这句话来,嫡长为先,自古就是如此,他身为嫡子出身,维护自身利益,这本就没错,但身为庶便错了吗?

闻衍从前认为兄弟不敬,对皇位生出野心,与他这个正统出身的嫡长子百般争锋,视为狼子野心,便是如今也依旧认为如此。但如同贵妃这样纤弱的庶女出身,毫无威胁,却也因为庶女的身份遭到百般打压,侥幸入宫得以有了一偶庇居之所。

当今对先帝感情复杂,更多的是冷漠,先帝对他们母子的所作所为到底耗光了所有的情分,便是如今回忆起来,都并未有早前父子和睦的暖光。

但他不同,先帝宠妾灭妻,宠庶灭嫡,但他却没有嫡子,没有嫡妻,自然算不得宠庶灭嫡了。他也更不愿迎了中宫入宫,此后让他们母子身份尴尬,处于被人敌视之中,被迫掺和到斗争中来,先帝时期的嫡庶之争,闻衍并不想重来一次。

没有嫡没有庶,甚至嫡庶都为一人,自然无法再卷入争斗当中。

这其中的事情,以天子之尊自是不必对臣下详尽解释的,闻衍料中了顾元舜会进宫,这才提早吩咐下去,让顾元舜能顺利的到了御前来,却不是让一介臣子来质问他的:“朕自有考量,小顾大人无需多言,做好你少师的本分即可。”

想着顾元舜已经是定下的东宫辅臣,闻衍到底让他安了心:“太子自是以嫡子身份加冕。”

顾元舜不止不放心,更是倒抽了口冷气。

陛下的意思,是要让皇长子做嫡长子。

若皇长子要抬身份,势必生母贵妃的位份也要抬,贵妃已位同副后,同中宫嫡后也只差去掉一个副字,天子借着发难吴家抬德妃为贵妃,已叫朝中官员不满,到底只是贵妃,在陛下的强势下,群臣只得退让一步。

这等时机本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有世家官员犯错在先,被抓住把柄再后,正是心中不安,这才叫陛下旨意顺利发了下去,但若陛下要抬贵妃为皇后,这些朝中官员们自然是不依,必定会死谏到底,阻碍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