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长随看了一眼董启珍一行人,董启珍上前回道:“王爷放心,一切都按您的吩咐做了。”
平王点头:“那就好,现在多少数目了?”
董启珍从怀中拿出一张小字条,将之呈送给平王长随,由长随递上前给平王看了一眼,小字条上写着两个数字,三千九百和一千一百。
两个数目之间相差了近四倍。平王还是比较满意的。
“办的不错。”平王说:“下午给我继续盯好,别给追上了。”
董启珍赶忙应声:
“是。这回我发动了好些书商,直接让他们别管《顺意帖》如何,只管投《兰陵赋》,这数目相差这么大,该是追不上来了。”
“辛苦了。”平王说:“本王自小研习的便是双绝先生之字,自感先生的字才应当是正根正统,却无奈天下有那三心二意、有眼无珠之人,本王甚至听到不少为了抬高《顺意帖》而贬低我家先生之言论,实在可恼,本王不忍如今的士林学子们被一些哗众取宠的笔锋带偏,这才出此下策,你们该能理解本王的吧。”
董启珍一行一心想要投入平王门下的学子们自然附和:
“王爷说的是,双绝先生之字独步天下,十几年来风靡士林,未有出其右之辈,那《顺意帖》便是写的再好,那也不过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我等是真心仰慕先生之才华,愿为王爷马前卒,为先生尽绵薄之力。”
这番话让平王听着很顺耳,又捏了一颗葡萄在手,却是不吃,而是问董启珍一行:
“你们知道《顺意帖》出自谁手吗?”
董启珍一行互相看了一眼,算是交流了个眼神,最后仍有董启珍出言回道:“回王爷,知道。乃是出自大大王赵肇之手。”
“大大王是本王的兄长,你们既然知道,竟然还敢评价他的字乃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平王似笑非笑的问出一句让董启珍他们冒冷汗的问题。
董启珍咽了下喉咙,脑中飞快揣摩平王的意思,坚定回道:
“王爷明鉴,我等无意冒犯大大王,只是以字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