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伦对宫中熟悉, 便带着李氏去了一个巡逻士兵很少的地方。
两人隔着一点距离站着, 并没有对视, 面向瑶光殿的方向,看似在等候着秋霜,却用只有对方才听得见的声音交谈起来。
李氏道:“定国公托我带几句话给赵公公,赵公公现在是什么打算?是打算一直呆在宫里还是想出宫去呢?”
赵伦心里已经猜到了七八分,说:“定国公是什么意思呢?”
李氏语气十分肯定:“当然是想让你出宫。”
赵伦无声笑了下, 道:“是怕我牵连皇后娘娘吗?”
李氏叹了口气,道:“定国公只是觉得对不起你, 你知道的, 当年定国公本已将事情告知太后, 但那时身为王贵妃的太后已有自己的如意算盘,所以……总之, 定国公觉得万分对不起你, 你本来不必进宫,即使当年那个约定兑现不了,原本也可以像普通男子那样娶妻生子, 你在这宫里守了这么些年,不必再继续守下去了,再守下去,定国公担心陛下会发你的身份,你会面临性命之忧,若是你愿意,定国公就有办法让你和连儿兄妹两个一起出宫并送你们去一个安全的地方。”
赵伦想起那日自己偷看崇光被皇帝撞见的情形,耳边便浮现皇帝当时质问那玉佩哪里来的,每每回想便不寒而栗,道:“劳烦夫人回去转达定国公,赵伦愿意出宫,不会牵连皇后娘娘。”
送走李氏后,赵伦回到瑶光殿,不久告诉崇光,连儿年纪不小了,他这个做兄长的想带她去宫外生活给她找一个好人家,故向崇光请示出宫。
崇光有些意外,但能理解他的想法,放宫女太监出宫的小事,她作为后宫之主,当然做得了主,只是赵伦从前到底在御前服侍过,皇帝又经常来瑶光殿,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崇光先应了赵伦的请求,回头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皇帝。
她不知道的是,皇帝已然在调查赵伦的身世,就算他不主动提出要离开皇宫,他也不会放心将这么一个人留在她的身边,皇帝欣然答应道:“他从前在朕身边服侍时,尽职尽责,朕有些不舍,出宫前朕要见他一面亲自给他送别。”
崇光不知皇帝的真正意图,替赵伦道了谢,回宫后便转达给了赵伦,赵伦既惊又怕,问道:“奴才出宫的事情,娘娘便可做决定,怎么将陛下也惊动了?”
崇光笑道:“你从前是陛下身旁的红人,你出宫,陛下同本宫一样不舍,本宫怎么能不告诉他?他还说要亲自给你送行呢。”
赵伦心想坏了,怀着忐忑的心情过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日下了早朝,头一件事,竟是召见了自己。
赵伦猜测皇帝可能已经知道了什么。但是他从前在皇帝身边服侍这么久,有这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假死也死过了,先帝的字迹也临摹过了,他身上背负的死罪已经不只一条两条了,如今他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想到这些,赵伦踏入殿内时,挺直了脊背,不再像往日一个奴才那样弯着腰低着头,这回,他赴死的决心比以往每一次都要强烈。
皇帝看着他挺直了腰杆,终于不愿再伪装的模样,回忆从他初到自己身边开始,这么多年间,他始终伪装得像一个天生的太监命,他没想过他也有挺直腰杆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