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府崇光寝居里的陈设皆是仿着她从前所居的瑶光殿,崇光一走进去便立刻感受到布置这房间的人一片良苦用心,愣了愣,回身向陈氏道:“叔母费心了。”
她这一笑令陈氏有种受宠若惊之感。
众所周知,眼下群臣都在谏言立后。
抛开太后和卫氏的家族关系不说,崇光五岁入宫,幼年与当今皇帝一同读书,相识至今,感情深厚,怎么看都是最合适的皇后人选。
陈氏只怕怠慢了这位未来皇后。
朝中的立后之声在崇光出宫后愈发多了,甚至有言论道:郡主及笄前出宫真是时候,看来皇后之位,郡主是十拿九稳了。
不久,皇帝当朝宣布,封当朝太尉卫英之子卫禹为归德将军,官居从三品,卫禹从前是正五品下宁远将军,一下子官升了好几级,别说是朝中某些大臣听到消息后眼红了,就连卫氏父子听了圣旨后也怔愣了,经宣旨的赵公公提醒才接了圣旨,一接过圣旨,父子二人便匆匆入宫面圣谢恩。
开国以来,还没有哪位武将升迁如此之快,眼下,卫禹不过弱冠之年,只是有出战经验,到底没立下多少功勋,众人看来,实难配位。
最意外的,还是卫禹自己,他想不通,皇帝为什么要在此时给自己加官进爵,半年前,自己和父亲一起平定蛮夷回朝时,也没沐浴过这样的皇恩,在家赋闲了半年,突然就升迁了?
听见皇帝当面嘉奖自己,卫禹心底有些发虚。眼下边陲安宁,国家太平无战事。叩谢完毕起身时,他不安地看了眼自己的父亲卫英。
卫英面色如常,谢完皇恩,同皇帝议起了朝事。
皇帝却总是随口敷衍几句就了结了话题。
卫英心知皇帝今日无心情议政,或因自己提的这些都是不大不小的事情,不关乎痛痒,开口告退,哪知皇帝却叫自己留下。
卫家父子摒心静气地等待皇帝发话。
皇帝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良久,没有开口。
卫禹心底不安的感觉愈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