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下来的半个月中,詹姆斯渐渐加大了抛售量,短短的半个月中,手中的股票已经全部抛光。不过这半个月中,大量的股票被抛售,虽然很快被吃进,但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一些胆子小的人也跟着抛售。不过这些人只是很小的一撮,对整个股市的局面起不了多大的效果。

此时股市的病态已经开始闪现,一些大财团也看出了里面的危机。其实这场危机从几年前就在酝酿了,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历了短暂的相对稳定时期。各国恢复和发展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破坏的经济;恢复了不完全的金本位制,稳定了货币流通,国际贸易也有了较大的增长。这一时期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并通过“产业合理化”,使生产迅速地发展和扩大了,但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这不能不产生尖锐的矛盾,使企业经常开工不足,造成了工人的大量失业。例如,在美国,即使在经济最高涨的1929年,企业的开工率也只有73。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数就已超过了1000万人。但是,各国统治阶级却被虚假的繁荣景象所迷惑,仍然大肆鼓吹“永久繁荣”的理论和幻想,并且继续扩大投资和生产,交易所也掀起了投机的狂热。

此时各个媒体更是大肆的鼓吹这种“永久繁荣”的论调,基本上每天都在重复,一页页报纸上,都是巨大的美金图案。当中的一则漫画详细形容了如今的面貌。第一张图,一个男子拿着房产证到银行抵押贷款。第二张图,把所有的积蓄都集中起来,加上抵押房产而来的金钱。第三张图,男子拿着钱走进了证券交易所。第四张图,男子直接躺在成堆的美金上。

这种狂热的炒作,更让人们疯狂,而报纸上的报导也都在一一实现,加上失业率,找不到工作的人都被吸引到证券交易所。他们就像是图片中描述的一样,刚刚开始得到了甜头,之后野心越来越大,最后演变成疯狂。看到股票的价值疯狂的增长,这种狂热的心情让他们失去了理智,都已经把担忧抛之脑后。

感觉到危机的各大财团已经想到要脱手了,一些比较有远见的人也意识到这种疯狂的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不过当他们刚刚有动作时,危机已经来临。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在他们手中诞生。

第二百三十八章 全球金融风暴(中)

9月23日,纽约。

这个荷兰始建于1624年的新阿姆鹿特丹,现在已经成了美国大都会。

即便在1929年,也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繁华的城市里,到处可见西装革履的人们来来往往,高节奏的生活虽然压力很大,但每个人都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满大街都是汽车喇叭的声音,清晨的纽约,放眼望去,街上到处都挤满了汽车,司机们不停地按着喇叭。有外形臃肿,老掉牙的福特,就算开了十几年,车主也没钱来更换。也有富人们驾驶着最新式的汽车,中华汽车,这个由美国知名企业龙腾集团推出来的新式汽车,一上市就广受好评,不单单是外观上,内饰和驾驶的舒适性,都十分的完美。至于那些福特汽车,完全不能与之相比。虽然贵了很多,但不并不缺乏买家。

至少在纽约街道上,中华气车,已经成为了一种财富的象征,连汽车喇叭声都比其他的杂牌小汽车来的强。

古老的华尔街,从英荷时期就建立的一条老街,如今已是美国最大的证券中心,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在这里。

即便还是清晨,已经有不少衣着整齐的证券交易员们,提着皮包,急匆匆地走进这个财富与梦想的天堂。

和往常一样,老人送孩子出门,女人送丈夫出门,有的是全家一起行动,不为别的,只为了这天天高涨的股票,所有人都期盼着男人开开心心的出门,带回家的是股票再次高涨的消息,那样,家里的财产又会增添许多。

“爸爸,你要给我买大玩具熊哦。”一个小女孩对着正要楚门的父亲喊道。

“好的,我的宝贝,今天我就把股票卖掉,给你买一个大大的玩具熊。”女孩的父亲很高兴的说道。股票已经是他生活的全部,今天他就打算先把股票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