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懿太妃微微点头,又沉默不语。
苏若华乖觉,主子不言语,她也不会插嘴插舌。
片刻,太妃出声道:“华儿,事情有些怪。适才李忠来说,回宫这事,不单是皇帝的意思,连太后也点了头。她能有这般好心,能答允了我回宫?”
苏若华闻听此讯,心中便仔细揣摩了一番,说道:“娘娘,这倒是好事。”
太妃不由睁大了眼眸:“好事?那赵氏可是个毒妇,当初在宫里,谁敢与她争锋,下场便只有一个死字!我可还记得,当初那个孟婕妤只因被皇上多宠幸了几宿,言语之中对她略有不敬,夜里便不明不白的吊死了。她下了懿旨,说是孟氏羞愧自缢,谁信呢!我私下问了与她验尸的嬷嬷,那孟氏脖颈上的勒痕绝非是上吊而成,倒像是被人用绳索勒的。这事儿还能是谁做的?!然而先帝不肯追究,也就不了了之。如此狠毒之人,怎会忽然这般大方了?”
苏若华微笑道:“娘娘说的是,娘娘既对太后的性情了如指掌,便该明白太后是个杀伐果断之人。还是奴才之前说的,倘或太后当真容不下娘娘,一早就动手了,怎会拖延至今,又要把娘娘接回宫去?娘娘众目睽睽之下回了宫,却转眼就出事了,这不是徒留人话柄么?她已是太后,何至于此。再则说来,当初娘娘愿退一步,离宫来了这甜水庵,太后便已收手,更不会三年后再容不下娘娘了。”
恭懿太妃细细思忖了一番,心境略平和了些,说道:“你这话倒是在理,那……她当真会有如此好心?”
苏若华摇了摇头:“娘娘细想,详解娘娘回宫的是皇上,前回皇上过来同娘娘说起此事,可有提过太后的意思?”
恭懿太妃说道:“这倒不曾。”
苏若华颔首道:“这就是了,必然是皇上回宫之后,同太后提起的。太后心里到底怎么想,奴才不知。但她能点头,必然是听了皇上的言语。这也就是说,如今宫中,皇上已能跟太后分庭抗礼了。”说着,她微微一笑:“娘娘,这不是好事么?”
太妃听了她这话,心头忽的好似被人点了一盏灯,顿时亮堂起来。
她笑盈盈道:“不错,该是如此。太后既有掣肘,我便不怕了。”
苏若华却在一边出起了神,陆旻的进境着实令她吃惊。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虽说自己也知他有志向抱负,但他到底是个背后空空、被人硬提上去的皇帝。
“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