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路医术精湛,不愿入宫做太医,且时常免费给人医治,一时成了民间圣手。
而宫中齐昭亦是非常能干,他有福妞陪在身边,日子充实,心情好了做事情也顺当,于朝政上花了很大的心力,加上福妞的襄助,举国上下愈发地富庶。
他们二人偶尔私下商议国事,不讲究所谓的后宫不可干政,齐昭就发现福妞虽然柔柔弱弱的,但许多思想很是先进,比那些大臣们都更厉害。
两人鼓励行商,设立免费读书的学堂,供应那些酷爱读书却家境不足以支撑学费的孩子,此外又鼓励各地种植新型作物,开垦土地,一时间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莫说白馒头,如今寻常人家一个月也能吃上一回肉了,谁还会巴巴地等着过年才能吃上一顿肉呢?
福妞与齐昭的心愿是天下人人顿顿都有肉,出门行路不用脚,兜里时时有银两,再也不用惧怕苦日子。
他们两个三十岁这年,外族来袭,因为齐昭非常注重养兵,因此很轻松地歼灭了敌军,原本他们并未想侵占别族疆土,可谁曾想大齐将士们打过去之时,外族子民跪了一地,请求大齐收留他们。
其中一人喊道:“谁人不知道天下唯有大齐是真正享福的地方?那里的人永远不会挨饿,君主圣明,皇后慈爱,国泰民安,永远没有后顾之忧!求大齐收留我们!歼灭我们的大王,我们实在过够苦日子了!”
这种敌国子民主动投靠的事情从古至今还是头一次,举国上下都感叹自己的确是生在了福窝里,有幸赶上了齐昭这样的好皇帝,瞧瞧,都引起其他国家的人这般羡慕了!
末了,齐昭下令着人活捉了他们的大王,把这个小国也纳入大齐,子民也得到了大齐子民们一般的对待,人人信服,都高兴得不行。
此事可谓是奇谈,谁不对当今的圣上竖起大拇指呢?
远在潭州的郑启申听说了之后沉默许久,他的确是佩服当今圣上的办事能力但这其中他也坚信有福福的襄助。
王福福这个女人啊,就是个宝,谁得了谁这一生便再无憾事了。
他沉默了会,继续处理政事,并未说什么。
但齐昭这几日瞧见了旁人进言提出给郑启申加官进爵一事,他冷笑一声把折子扔到了一旁。
这个郑启申,这都十来年了,依旧未娶,却在政事上处处用心得不行。
若是旁人齐昭定然会大大地赏赐,可郑启申他是绝对不会让其进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