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总之,皇帝对于非皇室宗亲的势力而言,是一块炙手可热的奇货,但对于刘和而言,却是不折不扣的烫手“大芋头”。刘和一旦沾手,轻则烫得掉皮,重则丢掉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础。
只是,这世上有的事情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就算郭嘉看出了刘和有意问鼎九五的心思,但郭嘉绝对不会当着刘和的面说出来,他只会以皇帝入洛阳则洛阳会被各路诸侯围攻为由来提醒赵云,而不是告诉赵云某位公子其实最希望看到有个不开眼的蠢货把皇帝弄死。
赵云同样看出来了刘和的心思,早在刘和带着他前往长安最终却以有人阻挡而不入长安城之后,赵云就明白刘和只不过是打着勤王的旗号为自己挣了一份名声而已。如果刘和真的在乎皇帝的死活,当时肯定会竭尽全力进入长安,守在皇帝的身边。
但是,赵云对于刘和的这份心思并不觉得反感或者是担忧,在赵云看来,这纷乱的天下如果不能让刘和这样睿智的人来治理,混乱的局面不知还要持续多什么年月。凭什么偌大的帝国要让长安城内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少年来治理?就凭他是光武帝的后人么?可大公子同样是光武帝的后人!
李严也看出了刘和的心思,但他不仅不觉得惊讶,反而有着一份隐隐的兴奋和激动。如果刘和有一天坐上了洛阳皇宫中那张龙椅,他李严作为皇帝当初第一个招揽的属下,怎么也要登上三公的高位吧?
李严明白,大公子永远也不会对他们说出有些话,但他们这些做下属的心里必须得明白,而且有时候必须要去做,哪怕是背上一口黑锅。
皇帝可以在长安皇宫中驾崩,也可以被军阀掳到别处,但绝对不可以来洛阳,因为洛阳城是大公子刘和的洛阳城,不是傀儡皇帝刘协的洛阳城!
这层意思,大家总有明白的一天,但所有人绝对不能说出口……
邓海虽然想不到那么深,但却从刚才李严的话语中听出了洛阳的危机,开口说道:“我们申息军这几年一直守在函谷关至潼关之间,弟兄们倒是没有半点怨言,可到时候长安乱起来之后,万一朝中大臣护着皇帝要经过函谷关进入洛阳,我们总不好把他们打回去吧?”
“当然不能打回去,真要出现这种状况,你们申息军不仅要保护好皇帝和大臣们的安全,还要出兵长安,将逼迫皇帝和大臣们的乱贼打跑,再将皇帝安然无恙的送回长安的皇宫!”李严慢悠悠地说道,脸上还挂着一脸的正气。
“那要是申息军看到皇帝被袁绍的部下劫到河东甚至是并州去了呢?”邓海有些心虚地问道。
“那就随他们去!皇帝到了袁绍手中,他是一点也不敢怠慢,除非他想成为天下众矢之的!”张逸忍不住开口。
“嗯,我大概明白了。”邓海搔了搔自己的后脑勺,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惹的厅中几人哈哈大笑起来。
赵云正色说道:“派人前往河东给段煨传信,就说若是河东不可守,我们可以向他发开陕县至函谷关一带,允他率军退守这里。派人给河内张杨传信,就说沁水以北的地方都可以让给袁绍,但沁水南面务必死守不让,关键时候,我会派兵渡河增援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