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这个年号里面的“狩”字,含有巡狩的意思。当时武帝已经将匈奴人彻底赶出漠南,所以用元狩作为年号,意思就是要像狩猎一样防止匈奴人再度南下。
武帝在位五十年,几乎耗尽了文景之治时大汉全国积蓄的财富,牺牲了上百万士兵的生命,这才将匈奴人赶回漠北,想一想都让人觉得头皮发麻,不可思议。
到了东汉初期,已经日渐式微的匈奴人经历了一次大的分裂,其中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则从漠北向西迁徙直到里海附近定居。历史上匈奴人最亲近的后裔是哈萨克族,直接的后裔则是突厥人。
匈奴分裂之后,曾经被他们奴役过的鲜卑人开始冒头崛起,经过近百年时间发展壮大,如今成为大汉北方最大的隐患。原本内附于汉朝的南匈奴部落,如今也趁着大汉内部纷乱之际,又开始蠢蠢欲动,在并州一带作乱。
如果历史继续沿着原来的轨迹向前发展,那么大汉民族经过三国乱世之后,苟延残喘上数十年时间,便要迎来最为黑暗漫长的一段时期,那就是惨绝人寰的“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中的“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这其中最为凶残的羯族,实际上便是白种匈奴的一个分支,而氐族则是白马羌人的一个分支,所以五胡乱华实际上主要还是匈奴人、羌人和鲜卑人在祸害汉人。
在刘和看来,大汉朝对于匈奴人的做法,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铲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当前方的哨骑返回向刘和报告南匈奴人于夫罗率军拦住了己方去路时,刘和只对赵云说了一句话:“此战尽量不留活口,能杀多少是多少!”
赵云听到这个命令时,不由愣了一下。他没想到一向温和仁爱的公子,为何对于南匈奴人竟然如此的敌视。
刘和之所以下达这条残酷冷血的命令,一来是因为他从骨子里对匈奴人和鲜卑人没有任何好感,将来迟早要对这些骑在马背上的敌人来个斩草除根;二来这些南匈奴骑兵如今归附了袁绍,正是幽州最大的威胁,这次能多消灭一些,也就等于削弱了袁绍的实力。
刘和麾下的幽州骑兵,主要由汉人和乌桓人组成。历史上,汉人便和乌桓人联手多次对付过匈奴人和鲜卑人,所以这次遇到拦路的南匈奴骑兵时,幽州骑兵根本无需动员,他们在心理上天然具有一种同仇敌忾的情节。
赵云接到刘和的命令之后,没有立即组织大军发动攻击,而是与郭嘉和张郃等人仔细商量了一番,然后制定了一个比较狠辣也比较凶险的绝户计。
这个计划分为两步。
第一步,由慕容平率领一队最为精锐的轻骑假扮成马匪,闯入南匈奴部落居住的地方四处杀人放火,以最快的速度吸引最大的仇恨上身,然后将分散在数县之内的南匈奴骑兵调动起来,再引到永安县东北霍大山余脉附近。
第二步,等慕容平将恼羞成怒的南匈奴骑兵吸引至霍大山余脉附近时,埋伏在山中的赵云率领主力部队出击,最大程度地杀伤于夫罗手下的匈奴骑兵。
计划敲定之后,赵云立即为慕容平挑选出麾下骑术最为精湛的骑兵,然后给他们配备了耐力最好的战马而且还是双马,让慕容平趁着夜色的掩护,一头扎进了太原郡的界山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