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该这话说完,鲜于辅和鲜于银立即附和说道:“请公子上座!”
公孙纪此时脑子里面一片混沌,还没有从刘和方才所说的话语中走出来,他这次实在是被人坑的不浅,不仅丧失了众多的手下,而且自己也差点就被绕了进去,这个打击实在有点大。
“公孙从事,不知你意下如何?”赵该的声音响起。
“呃……,一切悉听公子和别驾大人安排!”公孙纪急忙应付说道。
“请公子上座!”厅中其余人于是纷纷说道。
刘和起身,朝大家作揖行礼,说道:“和不才,能得诸位如此信任支持,心中实感惶恐!如今北方形势危急,不是讲究繁文缛节的时候,事急从权,吾便斗胆居上位,替吾父守好后方!”
说完这话,刘和走到了平时刘虞所坐的那张坐榻之前,然后毫不犹豫地面对众人坐了上去。
此时的习俗仍为席地而坐,达官贵人们坐时有坐席,亦称为坐榻。席的四周缘以纷纯,冬则加锦羅。《西京杂记》记载“赵飞燕女娣居昭阳殿中,用白象牙席,绿熊席,席毛长二尺余,人眠其中而不能见,坐时没膝。”
汉时的坐,是以两膝着席,股臀坐于足跟之上。跪与坐区别在于臀部紧挨着足跟是为坐,若将身引直而起,则谓之跪。如再将身略屈而首至手则谓之拜,若是头至地,则谓之稽首。
正如赵该所言,刘虞此时不在蓟县,刘和又贵为天子特使,还是刘虞的嫡长子,所以让他坐在刘虞所坐的正中主位之上,并非僭越之举,而是有着聚拢人心,团结大家的重要意义。就算日和刘虞返回蓟县,他也断断不会为此事跟刘和以及众官吏生气,因为大家这么做并非出自私心或者其他的企图。
实际上,若是仔细想想,这种老子在外领兵作战,儿子在内主持内政的模式,颇有几分太子监国的味道……
第七十六章 分席议事
刘和的强势上位虽然来得有些快,但却是顺应了大多数人心的,在这个“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担葱儿卖蒜”的年代里,出身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的嫡长子和侍中双重身份,没有任何人此时敢于站出来指责和挑理。
昨日夜里的两场大火和两场剿杀,对付的虽然是凶顽和奸细,但却用铁与血的事实告诉众人,刘虞留在蓟县的班底是过硬的,大公子的手段是狠辣的,谁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整什么幺蛾子,只怕下场不会太好。
端坐在正中主位之上的刘和看上去是那样的年轻,但却有着一股令人觉得振奋的精气神,或许这就是上位者的气场吧。
“诸位,在正式议事之前,先向大家介绍两位同僚。请正方和子龙上前与大家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