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科尔宾在院子边,看到伊莎贝拉穿着她那套骑士铠拿着剑一遍又一遍地挥砍着。
贞德站在勃艮第人那边,科尔宾是惊愕大过愤怒,他大度更多是建立在他在洛什那天晚上对贞德的印象之上。贞德,她就像一个五六岁的小孩童一般,做着她认为最好的事情,可是却不知道这些事会给其他人带来多大的伤害,但对这样一个天真的孩子,能忍心下毒手去毒打一顿来教育她吗?
比起在脑海里把贞德吊起来好好教育一番,科尔宾更加倾向于知道图尔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派出几个信使前往图尔,迫切地想要知道,是什么促使贞德去帮勃艮第人,更是什么促使议会同意让贞德领兵。
促使议会同意贞德出兵的原因很简单,议会需要贞德到外面去,勃艮第人退还大片领土确实很好,但是图尔上下更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
可是贞德不能给贵族们带来这种舒适的环境。
她太虔诚了,虔诚到以至于严重容不下半点沙子,可偏偏教会就是整个西欧世界最大的藏污纳垢之所。
教士们不能再忍受贞德的统治了,不能找情妇,不能贩卖职位,不能调戏良家妇女,更重要的是,教士的职位买卖促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贞德领兵在外,好让他们从容在图尔进行一场阴谋,于是由一小部分人主导,贞德和忠于她的军队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被送离了图尔。
瑞恩斯坦、瓦格雷,两个圣殿骑士团的导师就是主导人之一,他们因为贪了阿维农翁教廷的庞大钱财遭到圣殿骑士团内部其他导师的追责和打压,但幸好贞德对教会的扫除污垢才令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圣殿骑士团导师们暂时按捺住冲动没有跳将出来。
可对两人来说,法兰西已不是久留之地,唯有离开法国,他们才有活路。
约兰德也是主导人之一,贞德不分敌我对国内教会势力的扫荡令安茹这种代表传统贵族利益的家族们收到的伤害很大。
教士和传统贵族势力就是促动贞德去勃艮第帮勃艮第人打科尔宾的最大的动力,议会的城市代表们看到能换回不少土地也有部分议员也通过了议案。
贞德对战科尔宾。贞德踩着科尔宾的肩膀上位的,在他面前,她的神圣性将会减弱到最低,而且科尔宾手持骑士团的黄金册,马丁五世的手谕将会无效。
让科尔宾击败贞德,再让他返回法国,就算不做法兰西王,也要把贞德换下去。
这样做的好处也是很多的,首先,要是大家一起哄抢,只怕法国又不得不再打个天昏地暗的,再加上有马丁五世的手谕在那里,法兰西的贵族们找不到借口反叛,而且,法兰西的贵族目前也没太多能力去反叛,他们筋疲力尽了,要是反叛的话,不但要面对厉害的蓝衫军,还得面对诺曼底贵族的反扑。
若是科尔宾的话,他将在洛林,不大可能管理法国太多,那这边的各地领主就有了最大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