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页

打仗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士气的重要程度是决定中世纪流氓打架群殴式作战的胜负关键,科尔宾为安抚他们透露了他的作战计划,老生常谈,还是偷袭为主。

当然这些都是假的,都是为了安抚军心而做谎言,科尔宾想要做的成绩很简单,他要造成英军不敌法军的假象,要让法军有一种错觉,如果法军再有一些时间就能击败英军,就能取得胜利,科尔宾要给法兰西贵族意犹未尽的错觉,让他们下次再看到英军不是两腿发软,对自己能不能打得过英国佬将信将疑而是抡起手上的棒槌就直接冲去。

天时,酱油众,和骑兵的速度,三者就是科尔宾达成作战计划的决胜要素!

然而这一切都必须瞒住法军上下!

第十章 不败便是胜利(一)

前面说过法军的骑兵比例非常高,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可以说除了骑士团那几千长枪兵和长弓手,剩下的都是骑着马的主。

就这样,在北地阴云绵绵的法兰西北地,1424年1月7日,在拉希尔派出的佣兵决定鲁昂和博韦的英军没有进攻巴黎的意向后,法军在他们统帅的率领下,一万三千法军和一千多匹备用的战马带上了足够十天食用的食物分成一前一后两部向西北兰斯进发。

科尔宾询问过军中的雇佣兵炮手指挥罗杰能不能把大炮发射的炮弹变成毫无杀伤力的信号弹,得到答复是不能后,他把老爸洛什伯爵莱昂内尔和法军中垃圾中的垃圾安排在队伍后面足有十英里的地方,用科尔宾的话说原因这些垃圾中的垃圾实在太磨蹭了。

骑兵先行,长弓手旗队为其后,然后再是长枪旗队和贵族扈从们构成的步兵旗队。科尔宾一手主导排兵布阵的方式令拉法耶特伯爵吉尔伯特大皱眉头。

按照他和他老师的习惯,一般都是以步兵作为中阵,骑兵为左右两翼。遇上敌人,要么以坚实的步兵旗队拖住敌人,使用重骑兵突击敌军侧翼,要么使用骑兵从左右两侧集中冲击敌军中心,步兵随后以排山倒海之势压上,一举彻底击溃敌人,像当初阿金库尔战役就是第二个方案为代表的教材式进攻,虽然那次法军死的很难看。

科尔宾以骑兵为前导,是没什么,现在英法间打到了这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程度早就抛弃了传统贵族式彬彬有礼的作战方式,不打招呼直接一个冲锋过去就成了,但后面放着长弓手而不是步兵队……

这算什么?

拉法耶特伯爵很残念。

难道长弓手尾随骑兵发动冲锋吗?长弓手的小刀会比扈从们的盾牌长剑、巨斧和锤子还要有效?又或者这些长弓手的弓箭已经到达了能够在乱箭发射中识别敌我的程度,在骑士冲锋后抛射箭雨去攻击敌人?

吉尔伯特三番四次想要提醒科尔宾,只是他鉴于四周都是亲骑士团派的贵族就忍住了,没见旁边几个伯爵和男爵都没意见,就连爵位最高的那个阿朗松公爵都默不作声!

夏尔他们对科尔宾超乎常理的打法已经习惯了;拉希尔他们是碍于没有爵位,顾忌科尔宾的面子没有说;而阿朗松公爵却是经验欠缺,根本没发现这种布兵阵型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