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页

“朕说到的建立银行的事宜,杨爱卿已经考虑很长时间了,认为推行的难度是很大的,但这件事情,必须要马上开始了,朕的意思,首先就从北直隶、应天府、江苏、山东等地开始,全面推开银行,其实建立银行还不是最为困难的事宜,关键还在于统一发行纸币的事宜,朕说到的这个银行,与诸位爱卿理解的钱庄可不一样,银行属于朝廷所有,由朝廷直接管控,纸币由朝廷来发行,大晋的任何地方,一律只准使用纸币进行交易。”

“说到纸币,诸位爱卿恐怕感觉到难度更大了,历朝历代都发行过,最终都失败了,朕不想去追究原因,可朝廷发行纸币,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就算是使用铁血手段,也要推行下去,朕说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银行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金银存进了银行,银行以纸币来兑换金银,这样就能够将黄金白银慢慢收回来,以纸币来代替金银购买货物。”

“朕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朝廷必须用负责任的态度,保证纸币的价值,保证用纸币能够买到任何的货物,保证纸币不贬值,哪怕是在推行纸币的初期,朝廷吃亏都必须要推行开来的。”

“朕很清楚,推开纸币的难点,主要还是在官吏队伍之中,一旦朝中官吏接受了纸币,全部都使用纸币了,老百姓慢慢就会适应,商贾是更不用说的,他们交易的过程也就方便很多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崩溃

多尔衮撤走之后,朱由检的精神稍微好了一些,但接下来在京城蔓延的黑死病,令朱由检再次遭受到沉重的打击,他并非是觉得黑死病可怕,其实这种病,早先就出现过,无非是难以抵御,多死一些人罢了,可这次的黑死病,竟然令造反的苏天成,以及那个非法的大晋朝廷,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了,从锦衣卫和东厂禀报的情况来看,人心的向背非常清楚了。

朱由检没有睡大觉,东厂和锦衣卫成为了他的眼线,一些朝中的文武大臣,偷偷离开京城,去投奔苏天成,这他是清楚的,而且后来锦衣卫和东厂采取了颇为残酷的镇压措施,凡是发现逃离京城的官吏,一旦发现之后,不论是什么缘由,也不管官居几品,一律都是格杀勿论,主要的家眷同样不会放过。

尽管镇压的手段如此的残酷,可还是不能够禁止朝廷官吏的逃亡。

朱由检已经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来维系朝廷的正常运转了,春耕马上就要开始,真正进入到青黄不接的季节,辽东边军等着朝廷拨付军饷,可朝廷哪里还拿得出来银子,去岁的赋税,因为江宁营的征伐,几乎就没有收到什么,就连朝中文武大臣的俸禄,几乎都维持不下去了,就更不要说拨付军饷的事宜了。

想到以前变卖宫里的人参,朱由检恍惚觉得,那就是昨日的事情,今日又遇见这等的麻烦了,只不过这次的麻烦是致命的。

王承恩也提出来了建议,让朝中文武大臣以及京城的士绅富户募捐,捐出来银子维系开销,当然在王承恩看来。这样的情况很快就会过去的,大明朝廷有惊无险,依旧会像从前一样,可惜王承恩的这种认识,就连朱由检都不相信了。

京城的黑死病,依旧在蔓延。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特别是在正月十五左右,宫里也有好些人染病了,按照苏天成写来的信函,王承恩毫不客气的进行了清理,凡是染病的太监和宫女,悉数都隔离起来了,关押在后花园的房间里面,不会救治。也无人理睬,这些人凄惨在宫里死去之后,尸体马上就焚烧了,烧成灰之后,还要深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令宫里的人都有些人人自危的感觉了。但效果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宫里没有蔓延黑死病。

最大的损失。还是要算京营。

京营的军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感染了黑死病,要知道军士都是住在一起的,一个人染病了,意味着很多人跟着染病,周延儒和王承恩都清楚,军营里面黑死病绝对不能够蔓延。若不然目前唯一能够护卫京城的军队就要垮掉了,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是江宁营,还是后金鞑子,直接就能够进入到京城里面来了。

故而周延儒和王承恩都是要求京城的郎中尽力医治。包括宫里的御医都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