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页

杨嗣昌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和朱审烜好好谈谈,不管今后发展的局面如何,如今必须要保持稳定,至少苏天成在外辛辛苦苦的征伐,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不能够因为朝廷里面的一些破事,影响了苏天成的心情。

今日在养心殿的讨论,杨嗣昌感觉到窝火,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讨论,这里面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后金鞑子的谈判,磨磨唧唧,总是提出来这样那样的条件,有些条件根本就是不能够忍受的,好几次杨嗣昌都想着终止谈判了,认为后金鞑子没有诚意,可皇上没有表态,杨嗣昌也不能够随意的终止谈判。

有些时候,杨嗣昌也想着,让苏天成回到京城来,让洪承畴带领大军征伐,可辽东曾经出现的情况,让杨嗣昌觉得,这样的决定不是很明智,陈新甲担任了辽东巡抚,有了钱谦益的配合,采取了排斥江宁营的态势,结果遭遇了惨重的失败,要是苏天成还在辽东,这样的事情,就不可能发生的。

换位思考,杨嗣昌是非常担心的,苏天成掌握了大明所有的精锐军队,要是真的出现了什么变故,苏天成想着自立为王,恐怕才是大明朝最大的灾难了。

休沐之后,杨嗣昌特意去拜访朱审烜。

内阁首辅拜访内阁次辅,这也是很少见的事情,至少有些不恰当,要说拜访,应该是朱审烜去拜访他杨嗣昌,可想着诸多事情的杨嗣昌,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到了朱审烜的府邸,杨嗣昌感觉到,朱审烜没有表现出来特别的诧异,好像知道自己要来一样。

这一夜,两人说到了很多的事情,主要都是牵涉到苏天成的,两人的话语,从浅显的方面,逐渐的深入,从大明朝的未来角度出发,从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谈到了朝廷对待苏天成的态度,包括皇上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

离开朱审烜府邸的时候,杨嗣昌是有些高兴的,他认为,内阁首辅与内阁次辅完全统一了意见,今后的很多事情,就好处理了。

第九百六十七章 非凡一战(1)

之所以马上发起对科尔沁部落的进攻,苏天成考虑到的还有另外的事情,那就是进攻台湾的事宜,孙传庭和王大治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战船编队到达了福建,根据郑志龙等人的建议,进攻最好是在二月份展开,海上作战,对于潮涨潮落是有着很高要求的,巨大的战船,无法靠近台湾岛,战船上面的将士,必须要依靠小型的船只登陆,与荷兰人展开面对面的厮杀,这一切的准备,都需要时间。

苏天成很想参与到对台湾岛的作战,尽管说他嘱托了王大治,带领两万将士,留在台湾岛上面,将台湾建设成为大明最为富庶的码头和商贾之地,但王大治的能力,苏天成是清楚的,要说衷心,那是不用怀疑的,可自己不能够去做好开头的事宜,王大治不一定知道怎么做,不一定能够很好的开头。

正月十六出发,苏天成计划用十天的时间,赶赴科尔沁部落驻地,江宁营进入草原征伐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不可能完全保密行踪了,所以行军的办法也出现了改变,一路上大军需要提高警惕,预防遭遇到伏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根据诸多的情况分析,苏天成认为,与科尔沁部落的这一战,恐怕不会轻松。

正月二十三,大军距离科尔沁部落驻地不足两百里地了,这一路的行军,都是比较顺利的,这种顺利,不少军官都是比较高兴的,可惜苏天成感觉不是很好。

按照正常的规律,大军进入到草原,剿灭了察哈尔部落,应该是要引发草原其他部落的高度警觉的。不管怎么说,至少人家需要做好一切的准备,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江宁营在草原上是无敌了,没有哪个部落敢于对抗了,真的是这样的情况。那就应该有不少的部落表示依附,愿意归顺大明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