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页

孙承宗老大人最后的意思,其实更加的明确,也是鹿善继无法避免的,那就是他必须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做出来选择,老大人留下这样的信函,是对他高度的信任,他是绝不会将老大人牵连进去的,但如何的选择,他是非常犹豫的。

自我安慰一番之后,鹿善继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按照孙承宗老大人的要求做,将朝廷里面发生的所有情况,悉数都告知苏天成,自己已经是兵部尚书了,今后找寻机会,在朝廷里面,多为苏天成说些话,也许能够慢慢的改变这样的情况,也许会出现最为美好的局面的。

鹿善继的身影,印在了书房的窗户上面,过了子时,他终于开始动笔了,给苏天成写信。

第七百一十六章 范文程的精明(1)

孙承宗去世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大清国,得知了这个消息,范文程好几天都没有歇息好,一双眼睛熬得通红。

为了报答皇太极的知遇之恩,范文程已经将自己逼到了一条绝路上面了,这怨不得谁,只能够怪他自己,在组建大清国水师的问题上面,就是因为他的意见,灭掉了多尔衮的野心,浇灭了代善的期盼,要知道这两人,可是大清国最为显赫的权臣。

代善是不必说了,当年的四大贝勒之一,多尔衮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从小就得到了努尔哈赤的信任,皇太极也是非常赏识的,两人都是旗主,都掌握有军队,权势滔天。

不过范文程也不是傻子,不会在没有任何依靠的情况下,平白无故去得罪这两位权势赫赫的满族权贵,正是因为皇太极接受了他的一些思想,有了保护皇权的想法,范文程才会最终出手的,而且机会把握是很好的。

既然出手了,就不可能停下来的,代善和多尔衮都离开沈阳了,第一步成功了,接下来就要做出来更多的努力,取得皇太极更进一步的信任,范文程没有多大的野心,在这个满族权贵当家的大清国,汉人想着出头,难度太大了,而且大清国好处在风雨飘渺之中,若是大明朝真的强盛起来,大清国是难以有出路的,老是蜷缩在辽东这边,不可能有着太大的发展。

如同代善和多尔衮这样的权势,若是在大明朝,恐怕早就身首异处了,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文武大臣,你的权力是不能够威胁到皇权的。你可以去争取权力,甚至可以想方设法的限制皇权,可以慢慢顸实臣权,但你绝对不能够威胁到皇权,否则,人家的位置就坐不住了。就需要改换门庭了。

范文程清楚,大凡一个国家建立的初期,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很多的矛盾和问题,会掩盖下来,可一旦政权稳固了,很多的矛盾就会以最快的速度爆发出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斩杀了那么多的有功之臣,可以说为创建明朝立下战功的文武大臣。几乎被斩杀殆尽了,这就是最好的体现,建立国家的过程中,皇帝需要笼络天下英才,马上得天下,但不能够继续在马背上治理天下,一旦政权稳固了,通过科举考试的形式。从民间招募众多的英才,能够更好的治理国家。

范文程其实在赌博。既然走出了这一步,他就需要获得皇太极的绝对信任,慢慢的影响皇太极,让皇太极在有生之年,逐步削弱代善和多尔衮等人的权势。

范文程敢于这样做,也是看出了端倪的。

皇太极更加信任的是豪格等人。对于代善,是有着一定看法的,可以说是讲不满暂时压在心里的,甚至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注意代善。只要代善表现出来什么不对的地方,就会毫不留情的出手,这一点,从岳托的遭遇可以体现出来。

岳托已经被明军俘获斩杀了,但岳托从一个亲王,降为了贝子,这里面的悬殊是巨大的,岳托这小子有野心,难道说代善就真的是偃旗息鼓了,什么都不想了,恐怕皇太极不会这么看,也不会完全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