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来信里面,苏天成提到了两件事情,一是请求在威海卫这个地方,设立商贸码头,以威海卫为大明唯一的海运港口,允许在威海卫从事海运,这是要求朝廷开海禁,二是请求在登州和莱州组建大明水师。
这是两个非同一般的要求,开海禁恐怕会引发朝廷里面激烈的争论,很多的大臣都不会同意的,但登州和莱州的情况,确实有些特殊,重建需要消耗大量的白银,朝廷不可能负担,也承受不起,那就只能够让地方上自行解决,开海禁得到的收入,自然可以弥补这方面存在的缺口,从这个方面来,朝廷里面的大人,还真的不好反对。
组建水师,同样是敏感的问题,福建有郑芝龙的水师,力量强大,可要求郑芝龙离开福建,进入到登州和莱州,恐怕做不到,朝廷提出来这样的要求,郑芝龙恐怕不会答应的,如此的情况下,在登州和莱州组建强悍的水师,的确是有必要的,要不然驻扎在旅顺的后金战战船,随时都有可能入侵登州和莱州,甚至是天津。
后金的皇太极,已经决定组建水师,这表示着,皇太极的目光,不仅仅是看向了关宁锦防线和大同、宁夏一带了,也看到了登州、莱州和天津,如此的情况下,苏天成要求组建水师,显得顺理成章。
从理由上面看,这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
可从这一切的安排背后,孙承宗看到了上次后金奸细挑拨造成的恶果。
若是的不客气一些,苏天成这样的做法,似乎是在为自己留下后路了,控制了登州和莱州,允许进行海上贸易,将带来大量的财富,谁不知道郑芝龙凭借着庞大的船队,敛聚了巨大的财富,若苏天成看不到这一点,那是不可能的。
第七百零九章 孙承宗的努力(3)
养心殿。
朱由检的面前,摆着苏天成的密折,他召集内阁大臣,专门来讨论苏天成提出来的要求,这也是关乎到大明朝安全的。
杨嗣昌站稳了脚,在朝廷里面,有了根基,调整内阁的事情,也可以提出来了,已经到了年末,这些事情,也该要做一个了断了。
内阁大臣都知道是讨论什么事情,皇上已经派人提前通报了情况了。
“诸位爱卿,朕今日召集你们,就是想着讨论一下苏爱卿提出来的要求,你们看看,是不是可以准了这些要求。”
沉默了一会之后,孙承宗首先开口了。
“皇上,苏大人提出来的两件事情,臣看是可行的,组建水师,乃是为了保证我大明朝海岸线的安全,后金已经开始组建水师,而且上次劫掠登州和莱州,也是靠着战船,才出其不意,登州、莱州和天津等地的防御任务,骤然加大了,以前后金鞑子入关,主要是通过大同、宁夏一带,现在就说不清楚了,虽说我大明有水师,但郑都督同知,可能不会离开福建的,进入到登州和莱州的,如此的情况下,组建水师,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组建水师,需要巨大的开销,朝廷是无法承担的,若是准许在威海卫开海禁,就能够保证组建水师的开销,这一点,苏大人是仔细考虑过的,臣以为,要求在威海卫开海禁,这也是苏大人迫不得已的举措,虽说与朝廷的要求,以及组制有些违背的地方,但具体的事情,具体来做出考虑。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