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一片废墟上面建设,只要银两充足,更好做事情,相关的制度,都可以重新明确,譬如说着根本的土地政策,按照人口的数量,重新进行划分,就算是有人拿出来地契,官府亦可以用很低的价格收购,毕竟这里的耕地,无人愿意耕种了,真正的有钱人,侥幸保住了性命,都想着搬离这个地方,不愿意继续留在这里了。
这就是苏天成的机会,他必须将登州和莱州,打造成为相对公平的地方,将来他还要在蓬莱城建设大规模的军港,在威海和莱州建设大规模的商贸港口,依靠着朝廷的银两,无法完成这些事情,只能够是在建设的过程中,逐步来想办法解决。
稳定了登州和莱州,第一步就是要在威海建立起来第一个大型的商贸港口,大明的海禁是名存实亡的,因为海禁,郑氏家族得到了无数的好处,富可敌国,只要苏天成在威海建立了大型的商贸港口,允许在威海港口实施海运和海上贸易,可以想象,无数的货船将会涌向这里,威海将立刻成为最为繁华的港口之一。
走好了这一步,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很多了,在蓬莱城建设大明朝最大的军用港口,在莱州建设另外的一个商贸港口,银两就有了充足的保证。
苏天成的这些想法,仅仅告诉了邓辉。
邓辉算是苏天成的嫡系了,要不是苏天成,邓辉不可能有如今的地位,更不要想着能够继续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正牌的进士,邓辉的头脑不错,有着一定的远见,得知了苏天成这些安排之后,眼睛里面迸射出来了光芒。
但做好这一切,先期的投入是巨大的,朝廷拨付的两百万两白银,不可能做好这么多的事情,好在登州和莱州满目疮痍,可以操作的空间巨大。
九月初,驻守在宁远的一万江宁营将士,抵达登州。
这一万江宁营的将士,将驻扎在登州和莱州,原来登州和莱州存在的卫所,悉数废除,不再设立,登州和莱州的防卫,由江宁营正式接手负责,江宁营指挥佥事、左佥都御使罗昌和指挥使、左佥都御使马华彪,奉命调往登州和莱州。
这一次的调整,震动了整个的山东,谁都知道江宁营的骁勇,如今江宁营进驻登州和莱州了,可以说安全是得到了保证了。
不过这样的震动,也仅限于官吏之间,普通的百姓还是不清楚的。
苏天成早就在安排迁移人口的事情了,这方面他是有些私心的,至少要将登州和莱州打造成为自己的地盘,以备将来发生不测。
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迁移
既然想着将登州和莱州打造成为真正的基地,那就需要做出来详细的安排,之前苏天成在江宁县和河南府,以及陕西的时候,都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譬如说江宁县,属于应天府直接管辖,比较富裕的地区,也是朝廷较为重视的地方,至于河南府与陕西省,当时都属于非常贫穷的地区,时常还有流寇作乱,暂时也想不到作为基地来打造。
登州和莱州的情况,算是比较成熟的,这里有着很不错的区位优势,曾经是朝廷特别关注的地方,登州府城还曾经是火炮训练基地,陆路和海路的交通都是很发达的,崇祯五年,孔有德叛乱,整个的登州和莱州陷入到巨大的恐慌之中,那一次的叛乱,对登州和莱州的打击比较大,加之战乱之后,后金侵袭的重点,开始转移到了大同、宁夏一带,这里慢慢被朝廷放弃了,多年都没有能够恢复,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但这里的私盐猖獗,好多的盐枭在这里赚钱了,能够维持这里的基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