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在宁远修建了蓟辽督师府,宁远居于关宁锦防线的中枢为止,前面可以指挥处于最前沿的锦州城,后面可以协调山海关,组建成为牢固的防线,包围京师。
但防线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个防线虽然牢不可破,可明军只能够固守在城池里面了,城池外面广袤的土地上面,都是后金鞑子自由活动的地方,若是后金鞑子胆子够大,可以绕过关宁锦防线,到京师周围骚扰一阵子,很明确的说。这在以前是有可能的,也没有哪路明军敢于正面迎战,恐怕后面偷袭都不敢做。
蓟辽督师府并非是固定地方的,苏天成管辖的地方很多,涵盖了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以及辽东不少的地方,不过当初的袁崇焕,上任的时候是信心满满的,将蓟辽督师府建在了宁远城。这里算是前线了,苏天成当然是不会示弱的。
苏天成也认为。蓟辽督师府如果说建在了山海关之后,或者更加的靠近京城,那就是笑话了,人家在前面抵抗,你在后面遥控指挥,还没有开战就处于不利地位了。要知道依靠冷兵器为主的战争,靠前指挥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直察战场的瞬息万变,临济决断。
京城里面的后金刺客,处理的很是顺利。长期厮杀的军士,和普通的戏子肯定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参加调查的一千江宁营亲兵,都是身经百战的,一眼就能够看出来,所以说,在接下来的调查里面,江宁营亲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断有后金刺客被揪出来,就连皇上都对战果感觉到满意了。
京城一切都稳定,按照计划,皇上与民同乐,出现在了庙会上面,老百姓见到之后,呼啦啦跪在地上,就连台上演戏的戏子,也跪下了,当然,朱由检身边保护的人是不少的,锦衣卫和江宁营亲兵是最为重要的保护力量,一只苍蝇都不要想着飞到朱由检的身边。
不过,没有人敢保证,京城没有后金的刺客,或者说是奸细了,鉴于这样的情况,苏天成留下了两百亲兵,专门护卫府邸,要知道自己家里都是妇孺小孩,以前的那些护院,花架子多,能力实在不怎样。
苏天成走的时候,没有通知任何人,带着八百亲兵,离开京城上路了,所有的亲兵,离开京城之后,悉数加快了步伐,快马前行,苏天成本人也不例外。
一路上的荒凉情形,刺痛了苏天成的心。
尽管说剿灭了流寇,但辽东一带,老百姓还是惧怕后金鞑子的,没有了城池的保护,老百姓无力自保,只能够是听天由命,后金鞑子几次入关,以及对关宁锦防线的进攻,最吃亏的都是老百姓,损失惨重,时间长了,没有安全保卫的老百姓,只能是选择逃离。
进入山海关之后,一路上,苏天成几乎没有看到多少的老百姓,沿路一些破旧的村镇,房屋上的黑色污渍,告诉人们,这里曾经遭遇过杀戮。偶尔遇见的百姓,也是战战兢兢的,听见马蹄声,身体就要发抖,甚至有些百姓,当时就蹲下来了,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
这是对大明军队最大的讽刺。
军队不能够保护老百姓,辽东地区大量的地方荒芜,老百姓不敢从事农业生产,这样的状态,如果持续下去,苏天成就没有足够的底气和后金决战。
苏天成没有进入山海关,绕道过去了,他想看看,当年皇太极亲帅大军,是如何绕过关宁锦防线,长驱直入的,为什么一路上这么多的军堡,却没有谁出来迎战。
令苏天成感觉到气愤的是,沿路不少的军堡,里面的军士看到疾驰而过的队伍,没有反应,大概是苏天成等人穿的军服,属于大明朝军士的军服,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后金鞑子,穿着大明军士的服装,岂不是能够蒙混过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