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页

看见这些礼物,苏天成哭笑不得,他想起了一个笑话,是有个知县过生日,下属想尽办法送个了一个黄金铸造的老鼠,结果这个知县不满足,告诉众多的下属,下个月自己的夫人过生,夫人是属牛的。

朱审烜的道理,苏天成是认可的,其实他想的更多,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是道理的,家里的事情都不能够摆平,何谈国事和天下事。

礼记里面早就有这样的话语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当然,完全按照古人理解的家齐也是不行的,有些迂腐的思想必须要摒弃,但有一条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如果不能够管理好家族,是谈不上治理好国家的。

苏天成摆脱不了父亲和两个哥哥,这是铁的事实,尽管他对王氏一点都不感冒,甚至可以达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但他不可能摆脱与苏天浩、苏天然的血缘关系,两人是他的哥哥,如果出了什么大事情,人家自然联想到他的头上,到时候诸多的读书人有了弹劾的理由,你苏天成连自己的家人都管不好,还谈什么署理好政务啊。

这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也是苏天成无法回避的问题。

第六百一十八章 苏平阳的要求

朱由菘和张溥先后都来拜访了。

因为时间还早,朱审烜等人,是不可能留在京城多长时间的,皇上召见之后,他们就要回到陕西去了,苏天成专门为众人摆下了宴席,把酒言欢。

十月中旬,苏平阳等人来到了京城。

面圣之后,苏平阳回到了府邸。

虽说苏平阳已经是延安府知府,但在苏天成的面前,依旧是下人的表现,其实苏天成早就烧毁了苏平阳、苏俊和苏二童等人的卖身契,人家现在是朝廷官员了,但这些人在苏天成的面前,依然将自己看做是苏家的人。

苏平阳到府邸,不是客人,他本来就是苏家的下人,来到京城,等于是回家。

苏平阳、苏俊和苏二童等人,能够进入朝廷做官,完全是因为跟随苏天成,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之下,步入朝廷为官的,他们也是一步步慢慢起来的,特别是苏平阳,老成持重,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很好的署理政务,取得显著的成绩,就连皇上都知道了,都是赞不绝口,还专门提到了,不少的读书人,必须要向苏平阳学习,人家的知识水平并非是那么高,但就是能够很好的署理政务,让一个地方富裕起来。

陕西的延安府,因为占据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到那里去做生意的商贾是不少的,从整个陕西的变化来说,延安府是最为突出的,发展也是最快的。

在朱审烜的计划里面,甚至准备举荐苏平阳做布政使,但这样的想法,被苏天成否决了,知识的作用是不能够否定的,依照苏平阳的能力,做到知府就很不错了,苏平阳的能力。最多也就是能够驾驭一府之地,继续往上面走,不管是眼光、能力水平和见识,都是跟不上的,强行提拔上去了,反而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