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皇权和臣权的斗争,完全凸显出来了,想要做好这件事情,确实不简单。
皇上依旧不能够出来召见大臣,所以说,苏天成想着见到皇上,再一次阐述观点的想法,显然是做梦。
其实苏天成是没有充分的预计到压力的。
不要说藩王和藩王世子,就算是迎娶公主和郡主的仪宾,都不能够进入官场,而且其家人都不能够进入官场,可见明朝的这种规矩,是多么的严格。
孙承宗、刘宗周和黄道周三人,需要对抗的几乎是整个朝廷的官员。
孙承宗的神情很是严肃,他已经知道了苏天成的来意。
刘宗周和黄道周坐在一边,暂时没有说话。
眼前的这种气势,已经说明了形势是多么的严峻。
苏天成慢慢醒悟过来了,看来在大明朝,想要做每一件事情。都不亚于一场恶战,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恳请皇上下圣旨,还要说服具体办事的官员。
“坤元,你说的事情,老夫已经考虑很久了。只是目前朝廷之中,议论很多,诸多的同僚,几乎都是不同意藩王以及藩王世子出来做官的,至于说参加科举考试,更是不行,老夫也归纳了不少的意见,写成了奏折,你先看看。”
接过奏折的时候。苏天成的心在下沉,看来孙承宗等人,认识确实是有所改变的。
他用最快的时间,看完了奏折,孙承宗等人提出来的意见,并非是不推行这项政策,而是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暂缓推进。
苏天成沉默了好一会。
他需要思考。在皇上面前说的那些话,不需要在孙承宗等人的面前说。他们都是明白的,目前最大的压力,是这项政策,已经触及到文官集团的切身利益,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什么事情都是能够做出来的。在这件事情上面,皇上成为了孤家寡人。
此刻,苏天成禁不住有些佩服朱由检了,难怪朱由检要求孙承宗、刘宗周和黄道周三人共同来办理这件事情,看来还没有开始推行。朱由检就知道了压力。
这个时候,苏天成不得不再一次的绞尽脑汁,彻底说法孙承宗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