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页

张溥离开之后,苏天成在三堂呆了很长的时间。

张溥说的情况,是真实情况,可能现实情况还要糟糕,弘农卫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个引子,大明朝的军户制度和军屯制度,不进行彻底的改革,还会有很多的事情冒出来的,但现在确实不能够动,特别是牵涉到边兵,绝大部分都是自己养活自己,军士已经有了固定的认识,骤然改革,必然引发波动。

抵抗后金的侵袭,主要还是边兵的作用。

江宁营的这种模式,是经过了几百年探索之后,才固定下来的,这是苏天成穿越的优势,军队的建设,必须要专业化和正规化,不要牵涉到其他的事情,若是军士还要屯田,还要自己养活自己,那他们的注意力,就一定会有所改变,战斗力一定会削弱。

好在后金的满洲八旗、蒙八旗等等,都是坚持这样的制度,也没有军饷,甚至靠着劫掠来过日子,这样落后的军队制度,落后江宁营很多了。

苏天成再一次想到了,未来的路还很长,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各种挑战都会出现,一步一步来,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是正道。

第四百零二章 不能遗忘的事情(1)

中原地区对春节的重视是以伦比的,刚刚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做准备了,购置年货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由于这些年的动乱,让百姓暇舒心过年了。

河南府今年的情况大不一样了,任的知府大人上任之后,着重抓好民生,百姓破纪录的能够吃饱饭了,最大的改变在赋税上面,实际上朝廷的田赋是很低的,百姓基能够承受,关键是加征的诸多赋税,各式各样,令农民法承受,如今悉数取消了。

府州县衙门的官吏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不合格的吏员衙役被清除出去了,有些甚至直接关进了大牢里面,没有哪个官吏敢直接欺凌百姓,至少衙门是这样要求的。

老百姓是很知足的,尽管说日子过得一般,远没有达到富足安乐的标准,可他们已经觉得,知府大人是最好的清官了,联想到这位知府大人,曾经在河南赈灾,给予了老百姓最大的好处,河南府的百姓,觉得自己很是幸运了。

这也导致河南府的人口慢慢增加。

每个地方的政策是不一样的,就是紧靠河南府的汝州、怀庆府、南阳府,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老百姓有些不满意,胆子大的百姓,索性偷偷摸摸搬到河南府来了,好在河南府各地的衙门,都是睁一眼闭一眼,没有排斥外来人员。

就连山西平阳府和临近的陕西西安府,都有百姓过来。

最令百姓感觉到吃惊的,还是府州县衙门的济农仓,设立之初,众人以为济农仓不过是摆设。府州县是不可能真正救济农户的,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

秋收之前,济农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府州县衙门的官吏到村镇,详细了解情况。对于那些确实活不下去、没有饭吃的农户,果断进行了救济,按照家庭人口和粮食消耗的数量,予以补助,农户每月凭着衙门和里长、甲首开出的证明,到府州县领取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