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洪承畴命川军总兵邓玘,戊守樊城、防汉江,遗憾的是,邓玘贪得厌,来就不会带兵,这次得到了军饷,老毛病犯了,肆忌惮的克扣军士的军饷,而且残暴的对待手下的军士,致使军心不稳,最终邓玘的部将王允成聚兵论理,杀了邓玘的两个随从,邓玘因为害怕,匆忙中,夺路逃出府城,结果慌不择路,误入火巷之中,被活活的烧死。
谋杀主将,等同于造反,王允成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匆忙之下,也逃走了,结果驻守樊城的川军,军心涣散,基丧失了战斗力。
流寇抓住了这个机会,从汉江突破。
洪承畴精心策划的包围圈,毁于一旦。
大怒的洪承畴,准备惩罚川军,好在秦良玉出面说情,这才平息下来。
这一次流寇的逃走,没有形成过大的风波,概因为流寇的战斗力,与以往比较起来,不可同日而语了,偶尔的一次逃走,洪承畴也不是太在意,包括皇上朱由检,都不是很关注。
此战之后,流寇逃离四川,直接回到陕西境内了。
朝廷内外,一片的欢呼声,诸多的大臣认为,流寇龟缩到陕西境内,便于朝廷大军剿灭,而且流寇的实力大损,已经是难以为继了。
苏天成不是这样看的。
洪承畴用人不当的缺陷,给予了流寇喘息的机会,要知道,陕西境内的高迎祥等人,是有着巨大号召力的,只不过因为实力的原因,暂时受挫,进入四川境内的流寇,遭遇情打击,回到陕西之后,自然和高迎祥等人会合,也会听命于高迎祥。
山西境内的流寇,境况同样不好,朝廷已经令大同驻军,参与剿灭流寇,所以说,这一股的流寇,迟早也是回到陕西去。
陕西毕竟是流寇的老巢,如果说陕西的各级官吏,不能够改变认识,不能够真正的为老百姓办事情,农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寇的兵力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论朝廷大军如何的剿灭,都不能够取得根上的胜利。
朝廷中间的诸多大臣,看不见这一层,他们单纯的认为,军事上的胜利,能够一劳永逸,所以他们高兴。
看透这一层的苏天成,也是可奈何的,河南府尚在建设的起步阶段,事情太多,江宁营需要有稳固的后方,需要有粮草的补给,想着依靠其余的府州县,这是不成立的,自己有了,才是真正的有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加河南府的建设,慢慢的辐射陕西和山西等地,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彻底稳固了河南府,那个时候,江宁营就要大规模出击了,而且这一次的出击,目的就是彻底的剿灭流寇。
这些计划,苏天成已经通过密折专奏的形式,上奏朱由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