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兵部,早有人通报了,带着苏天成,进入了房间里面。
范景文正在看奏折。
“江宁县知县苏天成拜见范大人。”
“苏大人不要客气了,坐下说话。”
范景文四十多岁的年纪,有着一缕山羊胡子,看上去和乡间的老学究差不多的,不过眼睛里面,时常露出来一丝的精光。
“苏大人一路辛苦啊。”
“大人,下官昨日返回江宁县,因时辰已晚,故而未来拜见,还请大人见谅。”
“呵呵,你刚刚回来,本应该多歇息几日的,这些话就不要说了,你带领江宁营的将士,剿灭了流寇紫金梁,本官很是钦佩啊,如此的年轻,就立下了这样大的功劳,不愧为朝廷的栋梁啊。”
“大人,这些都是下官应该做的事情,不过是侥幸。”
“嗯,谦虚一些,总是有好处的,在京城的时候,我就想着见一见你的,时间不合适啊,到了南直隶,我专门到江宁县去看了看,情况很是不错的,两万公顷的官田,改造的很好。就算是遇见灾荒了,也足以抵挡的。农户的生活,也是不错的,听闻你改造官田,发给了农户工钱,此举很好啊。”
“下官在河南赈灾的时候,也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回到了江宁县,感觉这样的办法是不错的。故而推广开了。”
“对了,江宁县的商贾,劲头很足啊,我到上元县也去看过了,按说上元县的商贾,应该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的,为什么还比不上江宁县的商贾。这个问题,我仔细考证了一番,都有些奇怪了,苏大人,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好的办法的,让商贾能够卖出去那么多的货物啊。”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这个问题,他不好回答,可也必须要回到。范景文不简单,短短几句话,就抓住了主要问题。
“下官以为。商贾若是想着销售旺盛,最大的支撑。来源于有人购买,这就要求江宁县的官吏百姓,手里有银子,可以购买,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兴旺商贾的。”
“如此繁杂的事情,也就是一句话就解释清楚了,市舶司的情况,出乎了我的预料,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运送到南京来,现在才二月份,市舶司收取的赋税,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两白银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一年的税赋,岂不是超过百万两白银了。”
市舶司的情况,苏天成还真的没有注意,江宁县有诸多的吏员和衙役,在里面做事情,范景文说的情况,一定是真的,如果是这样,市舶司这一块,江宁县是能够有一部分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