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官的失误,事情不能耽误,卢大人,你认为该如何办理。”
“下官以为,要求县衙的吏员和衙役,悉数到村里去,找到保长、甲长,说清楚缘由,请他们来组织,只要是每个村都动起来,很快就可以招募到青壮的。”
“好,就按照你说的办理,专门列一笔开支,里长和甲首,做了这样的协调工作,没有报酬是不行的,该用银子的地方,千万不要吝啬,此外,为了打消农民的顾虑,银子每天一结算,务必要发放到位,户房辛苦一些,人手不够,六房都可以抽调书吏。”
县衙的吏员衙役,浩浩荡荡的到村里去了。
村里出现了波动。
县衙不少书吏和衙役,家是在乡村的,这次的兴修水利,以及整修官田,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农民都有些不敢相信,可书吏和衙役下来宣传,事情就是真实的。
县城附近的里长和甲首,聪明很多,他们带着本村的青壮,主动找到了县衙,签下了保证书。
没有什么开工仪式。
十一月一日,整修沟渠和官田的工程,正式动工了,工房的吏员,分布在四周,做具体的指导,当天上工的青壮,只有两千余人。
这些人分布在两万公顷的耕地上,显得寥寥无几,这里面,还有原来的佃户,也参与了整修水渠和改造官田的事宜。
生活是保证的,能够吃饱饭。
这两千多人,在吃饭的同时,也禁不住担心了,县衙保证了生活,难道还会给银子啊。
酉时三刻收工的时候,户房的吏员,早就等候在一边了,兑现银两。
拿到了一钱银子的农民,感觉是在做梦。
消息飞快的传出去了。
大量的农民在里长和甲首的带领下,赶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