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苏平阳禀报之后。苏天成大体知道了情况。

如今,他必须考虑到,与南京京营之间的协调事宜了,必须要争取到一万公顷的官田,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安置巡检司军士的家眷,否则没有第二个办法。

已经是九月底,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有些事情,必须要尽快开展了。

比如说水利设施建设的问题。

南方的耕地,收成远远强于北方,就说这南直隶的耕地,每亩的产量,接近山西的一倍,可有些通病是完全一样,水利设施的建设,几乎没有进行过,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耕地的收成。

这不是小事情,粮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今后十几年的时间里面,储存粮食,是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有了粮食,可以做太多的事情。

苏天成没有时间耽误了,想要和南京京营协商,最好的办法,是找到秦三德,居中协调,防止京营漫天要价,一定要争取到一万公顷的官田。

要是争取到了这一万公顷的官田,江宁县县衙,就算是很大的土地持有者了,有了两万公顷的官田,可以发挥出来巨大的作用了,在如今这个时代,官府掌握资源,才好办事情,才能够办好很多的事情。

困难总是存在的,南京的局势有些微妙,唐世济和秦三德之间的关系,有着敷衍的意思,所以说,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苏天成是必须要仔细考虑好的。

他首先去找到了张泰宁。

做事情,还是要从下面开始,张泰宁是守备勋臣,是两大营的最高将领,得到了他的支持,至少有了最基本的保证了。

第一次去拜访张泰宁,不管怎么说,都是要带着一些礼物去的,张泰宁是英国公张辅的后代,身份是显赫的,地位也是尊贵的。

思考良久,苏天成带着一柄宝剑,这是当初从不沾泥的手里缴获的,宝剑还算是不错,也不能够算是绝佳的品质,可来历不同于一般。

张泰宁长得五大三粗的,到底是武官世家出身的,自幼就开始习武,尽管已经是正二品的都指挥使,朝廷授骠骑将军,依旧没有放松日常的锻炼。

“苏大人是稀客啊,东京大营和西京大营都在江宁县境内,说起来,苏大人是父母官啊,来人啊,备下酒宴,一会我与苏大人,好好痛饮一番。”

“张将军言重了,下官不敢当啊,今日来找张将军,是有事情相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