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二童,叫苏俊和王大治跟着我出去。”

到了府门口,一个中年人,正背着手,慢慢踱步。

进入初夏,有些炎热了,中年人穿的规规矩矩的,没有丝毫随意的表现。

“在下苏天成,孙大人来拜访,在下受之有愧啊。”

中年人看着年轻的有些过分的苏天成,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会试会元、殿试榜眼苏天成,应该是趾高气扬的,居然这样的谦逊,这难道是那个在太和殿吟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句,有着一腔豪情的苏天成吗。

“在下孙传庭,一介布衣,前来拜访苏大人。”

“孙大人是前辈了,孙大人高中进士之时,在下还不明白事理。”

孙传庭再次愣住了,难道自己这么大的名气,榜眼郎都知道自己吗。

这个中年人,正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孙传庭,天启年间,出任商丘知县,后担任吏部主事,因为魏忠贤乱政,愤而乞求辞职归家,如今正在家里赋闲。

孙传庭是太原府代州人氏,与苏天成是大老乡,苏天成是山西的乡试解元,成为了会试会元,殿试榜眼,这是很不简单的,几首诗词,早就在山西广为流传了,前面的几首诗词,孙传庭还没有特别注意,在太和殿做出来的两首诗,惊动了他。

孙传庭到太原府好些天了,本来准备回到代州去的,闲来无事,打听到了苏府,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拜访一下苏天成,想不到运气真的不错。

“孙大人今日到府上来,在下准备有些仓促,就请大人到酒楼去一叙,不知道大人可否赏光。”

“岂敢不从命,不过,在下乃是一介布衣,苏大人万万不要这样称呼了。”

“在下一直认为,孙大人是朝廷栋梁,只不过暂时赋闲在家,他日必将得到重用的。”

一头雾水的孙传庭,跟着苏天成,来到了酒楼,依旧是在太白酒楼。

坐下来的孙传庭,实在是有些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