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坤元要请公公帮忙了。”
“好说,好说,不过咱家能力有限,若是帮不上,公子可不要埋怨啊。”
“坤元说过了,论心不论行的。”
“好,就冲着公子的这句话,咱家也一定尽力的,对了,公子的诗词,作的真好啊,皇上都是有些喜爱的。”
秦三德笑嘻嘻离开了,看样子,是真正的高兴。
苏天成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了第一步,参加殿试,不管情况如何,依照自身的条件,肯定是要进入翰林院的,熬过一年到两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到六部做主事,继续升一步做郎中,之后到都察院,做佥都御使,接下来就是外放,成为巡抚之类的大臣,最终进驻六部,顺理成章 进入内阁。
可这一圈走下来,不知道要多长的时间,说不定明朝已经被后金和农民起义军推翻了。
外放到地方上面,只要是掌握了实际的权力,有了一块活动的地方,他就有办法,做出来一番大事情,不断的集聚自身的实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遭遇到数不清的困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然有了充足的条件,做不好就是自身的无能了。
苏天成是不会示弱的,哪怕遭遇天大的困难,他的心目中,已经有了清晰的计划,这个计划,需要逐步的完善,但只要按照计划进行下去,不要多少年的时间,一定会震惊整个的大明,甚至整个的世界。
第九十七章 会试恩师(1)
苏天成是会试会元,按照规矩,他必须要去拜访恩师,也就是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是会试的主考官,也就是他的恩师。
这是起码的礼节,读书人必须遵循的礼节。
若是其他人高中会元,早就屁颠颠的去拜访两位大人了,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内阁次辅,权势滔天,要是得到他们的赏识,这前途有什么课操心的,可惜苏天成不是普通人。
两人都必须要拜访,这个过程中,自己一定是会遭遇到一些事情的,应该如何来应对,一定要考虑清楚,既然下决心外放了,就不要体现出来过多的巴结意思,但也不能够表现成器宇轩昂、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那是找死。
按照历史的记载,周延儒稍微正直一些,可也是有些才大志疏的,难以胜任首辅的职位,受到朱由检无比的信任,却没有能够力挽狂澜。至于说温体仁,纯粹是奸臣小人,自身没有什么能力,却善于玩弄政治,在首辅位置上面多年,未曾做出来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整天想到的就是维持自身权威,排斥异己,镇压持反对意见的人,弄得朝廷里面乌烟瘴气,大明的国力急剧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