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这样,城隍庙周围,还不至于这样的热闹,官府指定,将庙会的地点,确定在城隍庙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庙会本来是祭祀的,可到了现在,早已经变成了一种经济行为了,已经成为一种集市,每月的初九就是庙会的日子,到了这个时候,商贾是非常忙碌的,到城隍庙的周围,去占据摊位,推销自己的商品。
腊月到正月的这一个月时间,商家更是憋足劲了,想着大捞一把的。
苏天成不可能不去逛庙会。
刚刚送走苏化文等人,苏二童就在苏天成的耳边嘀咕开了。
“少爷,城南的庙会已经开始了,您一定要去看看的,好多的杂耍,去年的时候,小的甚至看见了,有人踩着刀子,爬上了竹竿的,真的是好厉害啊,还有人嘴里吐出火来了,莫不是真的有菩萨保佑啊。”
“什么啊,二童,这些都是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的,要是你从小就开始训练,现在一样可以去做这些动作。”
“少爷,您说笑了,小的可没有那样的本事,也不敢做那样的事情的。”
“好了,我知道了,你不就是想着去逛庙会吗,今日准备一下,明日一大早,我们就去逛逛,不过我可是有言在先啊,逛庙会可以,可不要给我惹事啊。”
他已经感觉到,苏二童这家伙,可能是进入青春叛逆期了,加之跟着自己,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胆子变得有些大了,表面上看是老老实实的,其实特别的容易冲动。
依着苏天成的习惯,不想去凑热闹,他一直都在想着苏俊,出门一个多月时间了,情况到底怎么样了,虽然有老人的帮助,但甘薯种子,运到了平阳府城,他才可能完全放心的。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春节之后,会很忙碌的,特别是玉蜀黍和甘薯,都需要育苗,接着才是移栽,只有经过了这道程序,才能够提高产量,依照目前的种植技术,估计种植玉蜀黍,会成为大笑话,直接栽种了,能够有多少的收成啊。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如今是没有薄膜的,也不可能生产薄膜,那东西,清朝末年才出现,还要几百年的时间,所以不要打薄膜的主意,不过,秸秆和稻草,这个时候,就能够发挥保温的作用了,剁碎的秸秆和稻草,既能够保温,腐烂之后,也可以成为化肥,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玉蜀黍和甘薯发芽之后,移栽之前,烧掉这些秸秆和稻草,用火灰作为肥料,也是不错的。
苏天成有着巨大的自信,只要自己的这些种植办法,真正的让佃农掌握了,追求粮食的高产,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依旧是保护粮食的问题,流寇肆虐,他们也是因为没有粮食,被逼无奈的,自己要是不能够组织起来一支强悍的武装力量,谁知道能不能保住这些粮食啊。
发展的道路有两条,一是良性的轨道,也就是说,粮食产量提高了,储存的粮食足够了,能够帮助不少人应付灾荒,稳定住人心,只要有饭吃,不会饿死,中国的农民,没有谁会想着造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地扩大种植面积,大面积的推广甘薯,让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地,能够应对即将到来的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