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赵家接亲的队伍到来时,宝娘已经披上红盖头端坐在床上。
拦门、对诗、讨红包,外头的热闹一波又一波的。杨玉昆没回来,今日是杨玉阑带着二房一群侄子们拦门。
杨太傅的下属们今日都带来了家里的儿郎,赵传炜带着族中出息的侄子们和丁家、张家等几家的少年们在门外对峙,里面一句外面一句,双方你来我往,连诗、做对子,一句比一句精彩。
等赵家的红封散的差不多了,吉时也到了,杨家这边才开了门。
辞别父母的时候,杨太傅一个人受了两个孩子的礼,看着意气风发的儿子,还有他当做眼珠子一样疼爱了十几年的养女,杨太傅眼眶有些湿润,“以后,你们好好过日子。”
宝娘结结实实给杨太傅磕了几个头,“请阿爹保重身体。”
杨太傅点头,“为父知道,我儿也要好好的。若是受了委屈,回来找阿爹。”
赵传炜也给杨太傅磕了个头,“岳父请放心,我会好生对宝娘的。”
杨太傅摆手,“去吧。”
赵家这边仍旧是四老爷赵书林带队,晋国公三个儿子娶亲,他作为四爷爷,每次都是他带着一帮人来迎亲,时日久了,他就成了赵家迎亲专业户。
四老爷性子开朗,吉祥话一句一句就没断过。这边小夫妻才辞别杨太傅,那边他立刻让人吹打了起来,冲淡离别的悲伤。
宝娘被杨玉阑背起来往外走,杨玉阑虽然还小,却义不容辞接下了这个任务。好在宝娘也不是特别重,从正院到门口,他能撑得住。
快到花轿门口,杨玉阑有些体力不支,眼见着宝娘就快要掉到地上了,赵传炜眼明手快,一把接住了,轻轻放到了轿子里面。
来帮着迎亲的人都跟着哄笑,“炜哥儿,还没洞房呢,这就等不及了!”
赵传炜转身看着大家,笑得坦坦荡荡,“四爷爷,好了!”
四老爷笑,“儿郎们,回府!”
赵家的喜事班子又吹吹打打热闹了起来,赵传炜一身喜服,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旁边簇拥着一群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后面跟着八抬大轿,再后面是宝娘的一百二十台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