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杨默娘忍不住笑了起来,“四妹妹,你跟我在家里吧。”

赵传炜在这里坐了一阵子就走了,花了两天的功夫,和亲朋以及同窗先生们告别。众人听说他去跟着东篱先生游学,都羡慕不已,只有承恩公夫人让他给三舅带话,以后不逼他成亲了,时常回来看看。

赵传炜又开始收拾行礼,天马上就暖和了,他第一站准备回福建,不需要带太多衣裳,准备轻装上阵。

宝娘也开始收拾行礼,样式繁复的裙子她一条不带,找了几条普通的棉布裙,特意给自己和赵传炜纳了几双厚厚的鞋底。那两个侍卫和喜鹊也各自忙碌,收拾自己的东西。

宝娘要远行的消息很快在杨府传开了,杨太傅什么都没说,亲自送来了一叠银票。

宝娘拿着一摞钱,有些发愣,“阿爹,三郎说了,让我不要带太多钱。”

杨太傅仍旧像以前一样,摸摸女儿的头发,“这些钱都是小面额的,出门路上用最方便。你看着有一摞,其实加起来不多。你们出去玩阿爹不反对,不要去那人烟稀少的地方,玩一阵子就回来。”

宝娘把银票收了起来,看着杨太傅,“阿爹,女儿这阵子给您做了好多衣裳鞋袜,您自己要保重身体,我去去就回。”

杨太傅点头,“好,你不用担心阿爹。”

临行之前,李太后分别给两个孩子又各自送了些钱,还有一些路上用得上的东西。

二月十七的早上,赵传炜带着七八个护卫,赶着两辆马车,静悄悄出发了。

出发前,他和世子爷长谈了一番。晋国公夫妇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赵传炜的身世,赵传炜却自己告诉了世子爷。

世子爷当时瞪大了眼睛,“三弟,休要胡说。你出生时,阿爹不在京城,我在阿娘门外守了一个晚上,你比婧娘早了小半个时辰,天还没亮的时候出生的。”

赵传炜带着酒来的,闻言自己喝了一盅酒,“大哥,我初闻消息,也很难过。阿爹阿娘对我那么好,我怎么会不是他们生的呢。可这事儿就是真的,我还没定亲前就发现有问题,让三舅去问阿爹阿娘,他出去了一年,也没给我回一个字。前些日子,岳父和姨妈跟我说了实情,阿爹阿娘也给我回了信,我才知道是真的。”

说完,他直接抱起酒壶灌了两口,“大哥,我和岳父说好了,我只给他做女婿,不给他做儿子。我是赵家的儿子,我哪里都不去。”

世子爷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老牌政客了,分析问题能力很强,立刻明白了中间所有的问题关键,他见赵传炜一口接一口地喝酒,抢下了酒壶,“此事与你无关,你是我三弟,说破天也变不了。阿爹阿娘为了你,费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心血,何必在意那个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