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娘给他倒了杯茶,“阿爹,今儿我们吃了大相国寺的斋饭,味道真不错。寺庙里的桃花开得正好,阿爹要是有空,也去看看。“
杨太傅笑,“你们高兴就好。“
杨太傅对儿子和女婿说道,“过了生,你们就十四了,大一岁要更懂事些。炜哥儿府试成绩虽然好,也不能懈怠,要一口气把今年的院试也过了。昆哥儿多熬了一年,明年也要去考。“
宝娘嗔怪杨太傅,“阿爹,我们今日过生,阿爹没有礼物也就罢了,来了就训人。“
杨太傅哈哈笑了,“有,有,阿爹都备好了。“
正好,杨太傅跟前的人取来了东西。
一溜三个匣子,打开一看,宝娘的是一朵金丝缠绕嵌五花宝石的花,花底下有活扣,可以戴在头发上,郎舅二人的是两方砚台。
三人一起行礼谢过,杨太傅让他们坐下,一起吃酒席。
赵府那边,老太爷听说孙子跑到杨家吃酒席去了,骂了一句,“有了媳妇忘了爷娘,和老二一个德行。“
老太爷气哼哼的,把礼物收了起来。
赵传炜在杨家喝了两杯酒,他酒量小,有些上头。杨太傅见女婿喝了两杯果酒就红了脸,忙让人给他上醒酒汤。
赵传炜有些不好意思,“多谢岳父,是我没用。“
杨玉昆开玩笑,“二姐夫这样,以后还怎么做官。我听说外面那些大人们,都是千杯不倒。”
这事儿不能怪赵传炜,李氏当初养他的时候,他弱的很,李氏从来不让他沾一口酒,不像旁人家的男孩子,过了十岁,偶尔会跟着喝两口。虽然这年代的酒度数都不高,李氏也严防死守。
杨太傅来了兴致,带着孩子们联诗,你一句我一句,热闹的很。
连了许久,杨太傅让女儿们抚琴吹箫,他端着小酒壶坐在一边看女儿们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