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等忙完了,她看向其他孙子们,“阿奶十几年没看到你们大爷了,这些日子,就让阿奶和他多相处一些,阿奶要是忽略了你们,等你们大爷走了,阿奶再补偿你们。”

二房兄妹三人连忙摇头,表示自己不会在意。

晋国公微笑,举起了酒杯,“庆哥儿,这些年一个人在京城斡旋,辛苦你了。”

世子爷连忙起身,“阿爹折煞儿子了,要不是有阿爹这根定海神针在,儿子在京城算什么呢。”

这要是搁年少时候,世子爷就会说儿子算个屁了,看到妹妹和侄儿侄女们都在,他说话也不敢放肆。

晋国公按下他,“别起来,坐着好生吃饭。十几年过去了,也不知你的口味变了没有。你阿娘抱着菜单子看了十几个晚上,添添减减,你就算不喜欢,也要多吃一些。”

这话不假,自从知道大儿子要过来,李氏就变得神神叨叨的。一会儿说要给儿子准备吃的,一会儿说要带儿子去哪里玩,还带着女儿亲自给大儿子做了好几身衣裳。等算着日子该到了,她天天到城门口等候。

李氏嗔怪丈夫,“笑话我作甚,你不也是抱了一堆的公文回来,写了一堆的总结。”

晋国公笑了,“娘子说的是,我想儿子,又不犯法。”

世子爷给父母各夹了一筷子菜,“儿子不在身边,还请阿爹阿娘多保重身体。”

赵传平默默地看着父母和大哥说话,并未插嘴。他仔细看了看大哥,他上一次还是在京城中武进士的时候见过大哥,好几年没见了,大哥容貌有了些变化。

三十岁的世子爷,略微蓄起了胡须,不再是年少时的神采飞扬,更多的是中年人的内敛和沉稳。因在京中是一家之主,身上的气势也越发威重。他混迹朝堂,说话做事从来都是滴水不露,难得今儿倒总是真情表露。

见父母和大哥说了一会子话,赵传平端起酒杯,“大哥,我敬您一杯。”

世子爷也端起酒杯,“这些年,辛苦二弟一个人孝顺父母,该我敬你才是。”

赵传平咧嘴,“大哥还跟我客气。”

兄弟二人都笑了,喝尽了杯中酒。二房两个男孩也起身,给大爷敬酒,世子爷慈爱地嘱咐了两个侄子许多话,并邀请他们回京城玩耍。

一家人一边说话一边吃饭,热热闹闹的过了近一个时辰,这顿饭才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