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世子爷笑了,“不要担心,我又不是不回来了。阿爹一天不倒台,咱们兄弟去了哪里都安然无恙。我跟你说句实话,当年阿爹也不是没有机会做皇帝。只是,阿爹说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做了皇帝,父不父子不子,一家子都互相防备,也没意思。再说了,只要能心里装着百姓,谁做皇帝都一个样。“

赵传炜有些瞠目结舌,“大哥。“

世子爷继续教导弟弟,“过五日我就要出京城了,你是家里的男子汉,一定要照看好家里的妇孺。以后不要住在学堂,每日回家。你是晋国公府嫡出三公子,气派和头脑你都有,以前是有我和阿爹在前头顶着,显不出来你,以后你就要替我管一年家了。你若能历炼出来,以后我也能轻松一些。“

赵传炜正色回答,“大哥放心。“

世子爷又嘱咐他,“你昨儿做的很好,男子汉大丈夫,就要有血性。敲宫门算个什么,什么时候能像你二哥一样,独自带着几个人深入敌营腹地,那才更畅快呢。“

赵传炜笑了,“二哥勇猛机智,我比不了。“

世子爷拍拍他的肩膀,“明儿跟我一起去杨家提亲,既然订了亲,就是大人了,要学会承担责任。“

赵传炜收起了笑容,“好,我听大哥的。“

杨家那边,宝娘回去后就继续守在杨太傅身边。喂药喂饭,擦汗擦脸,都亲自动手。弟弟妹妹们听了,都过来一起服侍。

宝娘把两个弟弟打发去了学堂,让杨默娘去看着厨房,杨淑娘去陪着陈氏。

陈氏听说儿子病了,亲自到前院来看,“镇儿,你怎么样了?“

杨太傅有些虚弱,“儿子不孝,让阿娘担心了。“

陈氏摸了摸儿子的额头,又问宝娘,“太医怎么说?”

宝娘如实回答,“太医说,阿爹修养几日就好了。”

昨儿杨太傅回来后,并没有惊动后院。今儿一大早,杨太傅告假,景仁帝又派了太医过来诊治,并没有再下圣旨。

陈氏听说宫里赐了太医,才知道儿子生病了,赶忙过来了。

陈氏见宝娘满脸疲惫,吩咐她,“宝娘去歇着,让你两个姨娘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