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可杨太傅的理由冠冕堂皇,他要亲自教导嫡长子。莫氏若是敢闹,满京城都得骂她。

莫氏看着儿子欢天喜地的样子,一个字都没说,笑着帮儿子整理东西。

能住在父亲旁边,说明他嫡长子的位置稳如泰山。

儿子欢欢喜喜去前院住了,莫氏坐在太师椅上紧抓着扶手,差点把指甲弄断。好,好,杨镇,为了那个贱种,你连儿子都算计。

杨玉昆去了前院之后,杨太傅第一件事就是往他身边添了两个小厮,其中一个,是莫大管事的亲儿子。

随后,杨太傅又开始每天检查他的功课,并让宝娘跟着一起学。

杨玉昆想着二姐姐无生母疼爱,又是小娘子,阿爹多疼她一些也正常。

从此,姐弟二人每天夜里到杨太傅屋里读书写字,连晚饭都是在这边一起吃。杨玉昆感觉从未有过的满足,他终于每天可以得阿爹亲自教导了。

莫氏彻底和儿子断了联系,杨玉昆有时候吃了夜饭要来内院给莫氏请安,杨太傅总是拦着他,“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沉溺于内院之事。我让厨房把咱们刚吃的菜给你阿娘送去了一份,你不用担心。”

杨玉昆也只得作罢。

除了这,杨太傅还经常让人给莫氏做衣裳打首饰。陈姨娘嫉妒的要死,太太都一把年纪了,竟然又得了老爷宠爱,还是生儿子好。

莫氏见不到儿子,丈夫和她虚与委蛇,她心里恨得要死,可她又无计可施。秦嬷嬷散步谣言,她以为杨太傅不屑于和一个婆子计较,没想到他却把儿子弄走了。

儿子才去了前院,杨太傅下朝时又和周老爷闲聊了几句,周老爷回家后,火速把杨黛娘母子三个送到了青州。

莫氏彻底成了孤家寡人。至于娘家,只要她回去,老秦姨娘婆媳二人就会拉着她说两件事,一是提携她那个草包弟弟,二是想办法把杨宝娘嫁给草包莫九郎。

莫氏不堪其扰,只好不回娘家。

宝娘不去管家里的纷纷扰扰,她只管把自己变成三好学生,每天读书写字、针织女红样样不离手。除了按规矩去给陈氏和莫氏请安,她再也没去过别人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