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泸州来信

东风第一枝 庄大刀 1392 字 3个月前

众人便说起了这件事,李祯道:“韩康是个聪明人,恐怕也是查到了什么蛛丝马迹,只是如今没有确切证据,所以不敢说罢了。你将他擢升为指挥使,如今又没了时间限制,他权利较先前大一些,能动用的人手也更多,估摸着能挖出更多的东西来。”

李京墨也说是,他神色很平淡,眼里还带着几分嘲弄。

“能打探到帝王行踪,这人来历不简单。”

李策那点儿人手,早就被连根拔起了,这人说是李策的心腹不过是为了转移视线罢了。

能在上元节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恐怕和当今朝中的世家脱不开关系。

众人吃过饭,那兄弟俩去了书房,许迎蓉和孙怡悦来陪赵茯苓说话。

许迎蓉先说道:“陛下每日下朝便出宫来杜府,这事儿已经在大街小巷传遍了。”

孙怡悦捂嘴笑,看着赵茯苓的眼中满是暧昧:“很多上京女子艳羡陛下对你的痴情专一呢,听说各种书肆还多了以你们为原型的话本子。我看了两本,写得真正是缠绵悱恻感人至深。”

许迎蓉补充道,“茶馆里也有说书先生讲你们的事儿,不过大多数都是他们自己编出来的。”

赵茯苓有些意外,问道:“兵马司没有管管吗?”

“这有什么好管的?”孙怡悦诧异道,“这是在赞颂你和陛下,是好事,为什么要管呢?”

赵茯苓却说:“万事都过犹不及。尤其对一国之君而言,这等事并不算是什么好事。”

自打上元节纵火之事后,她已经近半个月没出门上街了,也不知道竟有这种事。

桃儿这几个丫鬟兴许觉得没说的必要,也没有给她提,李京墨就更不关心了。

只要朝堂上没有老顽固上眼药,这种事他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赵茯苓不这么想。

她看过太多类似的典故,这种事一旦被有心人推波助澜,最后产生的负面能量是巨大的。

李京墨是皇帝,只可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好色的名头,可她不一样,她必然要被打入“妖女”行列的。

赵茯苓最忌讳的,就是被人强行安上祸国殃民的“妖女”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