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茯苓听到这话,讶异的半晌没开口。
乐倡看她一眼,说道:“临安城虽然地方不大,可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不能叫来历不明的人随便占了去。”
他在街上打听了一圈,临安守备在百姓之中的口碑不错,应当也是个好官。
光是冲着这一点,他家的孩子就得救回来。
赵茯苓回了神,点点头说道:“我买米的时候,听了个前朝势力的话,说是那些人都来自半月堂。”
“前朝势力?”乐倡只觉得匪夷所思,“大齐建国如今快一百年了,哪来的前朝势力?”
赵茯苓:“……两百年都还有不死心的前朝势力呢,更何况是一百年。”
说完后,赵茯苓叫乐倡把菜端到房间去,她自己盛了一碗肉送给了老妇人。
老妇人有些不好意思,本想推辞,赵茯苓情真意切道:“如今街上混乱不堪,我们外地人本就难以落脚,婶子能给我们地方住就已经是极大的恩情了,一碗肉而已,有什么吃不得的。”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老妇人便也收下,见赵茯苓转身出门,她欲言又止的喊住道:“小娘子,你们……你们若是明日还没地儿去,多住几日也是无妨的。”
赵茯苓便露出惊喜神色道:“那便多谢婶子了,我听米铺的伙计说,城门三五日都不开,我还发愁呢!”
老妇人点了头,也说了几句城中危险不要乱跑的话。
客套过后,赵茯苓才回了自己屋子。
几人都聚集到了这边,坐下后,眼神却都不约而同的落在了那小团子身上。
小丫头谁都不怕,郭洄叫她坐她就坐,问什么说什么,不明白的就只咧着嘴笑。
乐倡瞅了几眼,压低声音给赵茯苓说:“都说儿随母女肖父,这小丫头的爹,应当是个头脑简单性情淳厚的人。”那许守备能找这么个人当女婿,恐怕他自己也是个没什么心眼儿的。
赵茯苓却笑了起来:“不见得,小丫头只是年纪小,又不憨。”
聊着闲话,几人吃了饭,赵茯苓又去给杜秋石煎药。
忙忙碌碌一段时间,天色很快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