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茯苓:“……”又来了。
李京墨唇角噙着笑意,看了眼赵茯苓后,才说道:“行了,过犹不及。”
一句话,叫众人瞬间戛然而止。
等众人恢复了正经,他们才重新说起了战事。
李策往高郡方向逃去,若一路上京师支援顺利,关州应该会最先反应过来。然后和南边的白江府联合夹击,他们的情况也不会很顺利。
为今之计,便是兵分三路,齐攻关州、高郡和白江府三处。
赵茯苓本想重新折回关州,谁料李京墨却道:“老陈带两万人去关州,文德率两万兵马前往白江府,我与阿苓率剩下兵马继续往高郡方向追击李策。”
说罢,他指着舆图上的高郡位置,画了个圈:“关州兵败,也会往高郡退。若是李策继续溃逃,不是往白江府去便是前往建阳……”
建阳这个地方有些特殊,是李京墨的皇姑母建阳大长公主的封地。
这位建阳大长公主,是先皇的嫡亲幼妹。当初出宫建府时先皇为示看重,便将高郡后面的一个县城划给了她作为封地,连名字也改成了建阳。建阳被允许囤兵五千,政事也不由朝廷管,可以说是另一方独立的小天地。
而这位大长公主也不插手朝廷事务,前往封地后,只每年岁末回宫面君。李京墨上次见她,还是在少年时。
若李策逃往建阳,这事儿便有些棘手。
“宫变一事,大长公主并未插手。此次皇室之争,她应当也会袖手旁观。但若李策非要叫她趟这浑水,恐怕她也难以幸免。”
建阳只是个小地方,五千城守军根本无法左右数万大军。若到时李策非要强行进城,大长公主恐怕也难阻挡。
其他人听到这话,也有些犯难。
赵茯苓垂眸思索片刻,道:“先不提建阳,白江府那边是什么情况?”
李京墨坐正,温声道:“先皇在时避免穷兵黩武,将各府城兵力酌减了不少,所以如今的白江府可用兵力,应当在三万人左右。白江府驻城将领名叫夏元清,很善防守战。”
虽然兵力酌减,但足足三万的守城军,认真操作起来可以抵御数倍的敌军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