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好点,跟着赵茯苓拼个功名出来。运气不好,便只能竭尽全力保护好这位未来的七皇妃,以求得身死后家人能被妥善安置。他们这些普通人,一生也就如此了。
赵茯苓目光从千总脸上掠过,不知想了些什么,最后道:“问问弟兄们,有没有自愿跟我走的。若是有,每人配一把弓箭。”
千总领命离去,方仇轻轻策马上前来,问赵茯苓:“姑娘,若是一个人都没有怎么办?”
“一个人都没有,那就我们三去。”赵茯苓笑看他,调侃道,“怕吗?”
方仇一捋络腮胡子,哈哈大笑起来:“做了多年草寇,一朝为士已是荣耀,又怎会有惧怕之理?”
赵茯苓也跟着笑了笑,眼角余光扫到阿越正看着这边,赵茯苓便偏过头,冲他也挑了下眉。
阿越立刻收回视线,看神情有些尴尬。
三人都坐在马背上,能够看到所有士兵的动态。
千总说完后,不少士兵面露犹豫,倒也有一些非常积极的挤到了前面,看样子是愿意跟赵茯苓走的。
最终人数确定了七十七个,加上赵茯苓三人,正好凑了八十个整。
赵茯苓叫这七十七人换了更趁手的兵器,又每人配了一把弓箭,这才各自装上干粮出发。
他们人不多,也算是轻车简行,所以速度比先前要快不少。
两边人马分道扬镳,千总派了人往峥嵘关去送信。
赵茯苓这边,方仇兴致勃勃的充当斥候,带了十个人前去探路。
到了下午,便有两名士兵回来报信,说路上有兵马前往仄州的痕迹。
这些城守军作战经验不多,根据地面痕迹判断不出来具体有多少人,但应当起码在千人以上。赵茯苓便道:“敌军想打仄州,又怕引起峥嵘关注意反被回头包抄,对方人数必然控制的比较精妙。我们这次不能和他们硬碰硬,只能智取,还要和仄州能配合起来才行。”
仄州比甘州要小一些,不知里面城守军配备情况如何,但的确是个容易攻下的地方。
赵茯苓只能祈祷对方多守一段时间,坚持到他们过去。
众人紧赶慢赶,在入夜后,终于抵达距离仄州仅二十里远的一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