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点头,转身去换衣服。
其他人都还在换洗,顾软软已经在厨房忙碌开来,倒不是姜氏怀月不想帮她忙,而是男方上门议亲定亲,宴席都得姑娘来做,是让男方瞧瞧家中姑娘灶台活计的意思,不过掌勺是她,倒是可以给她打打下手,不过还早,不着急。
顾软软昨天就已经想好了菜品,喜事都得双数,是以定了二汤六荤四素二甜品,冬吃鸡夏吃鸭,所以汤品之一定了酸萝卜老鸭汤,老鸭耐炖,这个也耗时最久,得一清早就上灶。
麻利的将老鸭收拾干净,剁成小块去过血水后,放进了已经盛满水的砂锅里,又放入葱结、碎姜、花椒、切好片的酸萝卜,又放进了几个泡椒,盖上盖子,端着往隔壁二房走。
今天做的菜多,家里灶台就两个,不够用,炖的都放二房那边去炖。
二房这边姜氏已经生好了火,见顾软软过来,忙将砂锅端了过去炖上,又催她,“你快些将配菜准备好,赶紧去梳洗穿戴,一会子叶家人就要上门了。”
顾软软起的早,这会子天还没亮,她还没梳洗,还是一身旧衣,想将配菜都准备好了再去换衣裳,免得一身的血气不好闻。
顾软软点头,姜氏也拿着一根红绸和她一起回了隔壁,姜氏将红绸绑在了顾家大门的右侧,灵活的绕了几圈红绸就编成了红花的模样,这也是本地习俗,男左女右,家中有儿女定亲时,就在门前绑红绸。
昨天家里打扫的很是干净,有些年头的木门挂了鲜艳的红绸,喜气一下子就出来了,顾软软只看了一眼就低头小步进屋了。
“又不是没见过,还这么害羞呢?”姜氏笑看着顾软软钻进厨房的背影。
红绸刚挂上,刚出门的牛婶婶就看到了,大惊道:“你们家软软要定亲啦?怎么没个消息?定的谁家儿郎啊?”
不怪牛婶婶稀奇,这顾家的姑娘及笄后就没个消息,也没听他们家打探哪家孩子,没声没息的就要定亲了,自然奇怪的。
姜氏回身笑道:“不是这边的孩子,是她哥哥学里的同窗,已经考上童生了,第三名呐。”
姜氏心里也憋着一股劲儿,自己瞧软软自然是什么都好的,这村里大多数人都是好的,但也有那么几个大嘴巴嚼舌头,说什么软软没人要嫁不出去,如今倒叫她们好好瞧瞧,软软有的是人要,还是大户人家呢!
就说这牛家,牛叔牛婶自然是好的,可他们那个大女儿牛大丫是真真的不好,趾高气扬的,也不知得意个什么劲儿,就因为她比软软先嫁出去么?
嫁的也是庄稼汉,得意什么!
说到牛大丫,姜氏眼睛一亮,“诶,你家大丫是不是今天回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