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他这个学生收得真不错!

虽然基础比不上从大家族学里出来的人,但非常勤奋,进度明显。最重要的是对他这个老师言听计从,交待的作业永远精心完成,还能举一反三,自己加点功课。

又通透又勤奋,只可惜不会作诗。

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待他调教一番,便能有个吟诗唱和的弟子了。

清平县文风不盛,镇日里只能和谭思德连诗对句,不过十几天他就借口公务躲开,真真可气!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在七点~

超感谢订阅的小伙伴,比心233

记得用a哟,最划算

第25章 背书礼物(三更)

顾玉成不知老师对自己有这般高的期望, 还在苦苦和对子做斗争。

这种对子并非《时古对类》里的“马蹄秋水,虎尾春冰”、“日月一生易过, 乾坤万古长存”等读来朗朗上口的句子, 而是从四书五经里面选出词句来对, 考的还是对经义的熟悉程度。

譬如“君子周”可对“小人比”, 都是出自《论语》,就非常简单。但这种题目基本不会出现在科场中, 即使县试的小试也会从不同书目里挑选词句,再要求用其他书里的句子来对,从七八字的短句到长短句, 跨度大且容易出错。

顾玉成对了两天,便开始将能对上的句子分别摘抄记录下来, 攒了特别厚实的一大本。以这个本子的记录为基础, 再次精简和筛选,没几天就出了个相当完整的习题集。

他捧着习题集背诵的时候,被顾仪瞧见, 问了两句后又神色复杂地走开。

顾玉成不明所以, 见老师没有反对,便继续背诵。靠着这种精准度极高的复习方式, 比顾仪预料中更早地跨过了对句阶段, 开始诵读名家文章。

这时候就体现出老师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