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先帝崩殂后 衣带雪 977 字 2024-01-12

向婉婉执拗道:“他们已经从我这里,夺走第三个至为重要的人了,我想留下来。”

“……这里留下的,都是一些没什么筹码的疯子,想想父母亲人,报仇不适合你。”成钰留下这句话,转身离开,身影逐渐消融在一片深蓝的夜色里。

这一日过后,向婉婉是真的病了。

这病来势汹汹,彻夜咳嗽,让向家的父母十分担忧,听大夫说这是风寒,需要静养,加上据说是向婉婉新认识的手帕交,徐府的千金也建议她去郊外的庄子上养病,便很快送走了向婉婉。

京城的贵胄人家多有土地产业,向家也不例外,出京七十余里,便是连绵数十里粮油茶棉的田地,只是路上所见,本该是准备春种的季节,田地里却无一青壮耕作。

向婉婉抱着书本想了想,总觉得需要点闲事来分散一些自己心里想郁苦,便差仆从去问。

不一会儿,仆从带着庄子的管事来了,管事擦着汗道:“……回禀大小姐,是这样的,这一个月京里来人征兵了,说是当年刺杀先帝的乱党可能在京中起事,地里这些一二十岁的青壮,都是遭过匈奴之乱的,那兵曹一来,便纷纷撂下农活要去入伍。”

向婉婉皱眉道:“胡闹,我在京中多时,何曾见过有什么乱党?先帝南北布武,京中禁军三卫自不必说,潞州更是兵力充足,又何必征调农户……你快带路,我去见见那兵曹。”

马车辘辘行至庄上,不一会儿便见庄头的槐树下,一片人山人海,粗粗看去,连附近其他家的庄子上也来了不少农户,竟有上千人。

而在最中央,一群捂着肚子仿佛犯了痢疾的兵士里,一个少年人目光明亮,被上千双眼睛看着,丝毫不怯场,用百姓能听得懂的话大声道——

“……是,先帝是救了大越,也为诸位报了家破人亡的血仇。可在那之后呢?莫说我们自己,我们家里的父母,还有妻儿是要吃饱饭活下去的,吃穿从哪儿来?是从土地里来。大家都去参军了,家里的人何来吃穿?今日一时冲动,听信了这兵曹煽动仇恨的话,那明天呢?若饿死了更多的人,岂不是更辜负了先帝拼死救下的这许多人命?!”

慷慨激昂的话语中,不时传来妇孺的哭泣声,本来聚集在此的青壮面露羞愧。而地上仍在腹痛不止的兵曹恶狠狠道——

“兀那小儿!你滋扰军务,按例是要下狱流放的,你有本事……有本事就报上名来!”

少年不卑不亢道:“世间公理,不在强权!不在盖世功勋!不在声名巨万!错了就是错了。我穆瑾今日若能以此身警醒天下百姓,莫说下狱,就是下了十八层地狱,我也敢直面先帝,力陈她穷兵黩武之过!”

“别的不说,这少年好胆量啊……”“李家媳妇难产,也是他带着他家那医术了得的穆姥姥治好的。”“人俊心也善,这些话早该有人说了。”

围观的年长者和妇孺们纷纷低声赞叹,而在人群之外,向婉婉从掀起车帘开始,便一直保持着这个动作,眼里……波澜起伏。

管事道:“就是这个小子,杠得很。今早李家媳妇难产,李家汉子却要丢下妻儿去参军,要不是他到得巧,怕不是要闹出人命,跑来为妇孺讨公道,闹得鸡飞狗跳的。”

向婉婉:“……”

向婉婉:“管事,这少年是何时来的?”

“哦,前几天庄子上来了有对姓穆的母子盘下了几块地,听我那口子说,这是他们家侄子,孩子长得倒是俊俏,就是有点傻,喜欢挨家挨户地视察农桑,还帮人干活下地。见到兵曹来征兵就冲上去和人理论,也不是第一次了。”

向婉婉的口气逐渐冷漠:“没人管过他?”

管事:“是啊,怪得很。他舅舅一直跟在他身后,也不管管他……不过他也挺走运的,这两天想抓他的兵曹总是刚想动手就肚子疼,这才一直无法无天的。”

说话间,附近的庄头又来了不少兵士,见此情景,二话不说一拥而上把穆瑾和他那一脸无聊的舅舅绑上就走,不少有良知的村民想劝,也没劝住,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绑走了。

“小姐,那些军士看着像是马侍郎辖下的,马侍郎和咱们家大人交情不错,咱们……就干看着?”管事试探着问道。

向婉婉冷着脸道:“倒是难得见你心善。”

管事腆着脸道:“那小子的死活不关咱的事,就是他那舅舅,配得一手苗疆好秘方,我那口子天天赞不绝口的,比之前温柔贤惠了不知多少。就这么平白被治罪了,太可惜了……”

“很好。”向婉婉放下帘子,声如腊月三尺冰,“不是体察民情吗……牢狱之灾也该好生体察体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