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是一惊,三惊都有的。
“圣上怎么忽然请你出山了?”
出山一字令齐王非常满意,道:“哎,还不是皇兄非要给我整点事儿,说我在打交道方面会来事。”
可不嘛,外国使臣在京城混了两三个月,齐王倒是哄得人家送了不少珍宝给他,圣上恐怕是看中了他这种会往“家里”搬东西的工蚁品质。
沈陵笑着说道:“先恭喜王爷了,那你以后也要上早朝了。”
齐王摇了摇头,腰杆子挺起了几分,道:“我同皇兄说好了,我不上早朝。我也只是暂代的,皇兄还未找到合适的人之前,便由我暂时管着。”
圣上的意思也很明显,这个位置他得留给他信得过的人,齐王先占着坑再说。目前齐王是最合适的人选,齐王不容易被党派拉拢,他也不是贪恋权势之人,商贸部需要一个能压得住的人。
齐王虽没做过什么正事,也没有实权,但他的地位摆在那里,又有圣上的恩宠,就算是几位皇子,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拉拢他。
沈陵心中便有了成算,圣上如今对朝政的把控愈发娴熟了。
齐王说道:“你有没有认识的懂经商,但同海外商贸没有关系的?我手下能用的人不多,别人介绍的,我有些信不过。”
沈陵刚想说没有,忽然想到了齐子俊,这显然是个不错的机会,齐子俊如今是放弃科举了的,想再进一步可能性不大,如若真能帮齐王,也能搭上一些关系,时间也不会太久,估计是商贸部刚成立,许多规章制度都需要建设。
沈陵便推荐了齐子俊,齐王让他到京城来。
沈陵立即修书一封送往建康府,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就看齐子俊了。
商贸部成立后,海外贸易必须设立一套标准,关税如何定制需要重新定价,商人们在关税的事情上战线还是很统一的,他们自然是愿意交关税,但如果太高昂,他们也不是给朝廷白做的。
第二次出海,加入了更多的商队,船只又增添了十艘,护卫舰也得跟着增加,沈陵和兵部尚书商讨过火炮的改进,一步步来吧,如今的火炮笨重,转动方向都比较困难,在作战的时候不灵活。
沈陵让人炼的钢也有些眉目了,其实春秋时期就有炼出过钢,只是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钢和铁的区别,统称为铁,铁易折,钢的韧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