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功名路 沈桑榆 1373 字 2022-10-19

回京之后家里的各项开销也变大了,地方的物价和京城的肯定不能比,几乎是在地方的好几倍。

沈陵见她低眉发

愁的模样,笑了笑,合上自己的记录册,定税的时候他钻研了一下经济,沈陵记录了一下自己所知道的经济学知识,生活中有什么事例他也会用上去,出版应该是不可能的,如果后人能看一看有所启发也是不错的。

他还有一本物理学的,做纺织机的时候他就开始写了,还会把图纸都画在里面,若真能传个几百年,也许就成文物了。

“若有些关系不怎么样的人家,你不想去便别去了,礼数到位了便行,这样也不用太劳累了。”沈陵说道。

文以苓立即反驳道:“这如何成,这都是人情往来。夫君,交给我就好了,你不用担心。”

沈家在京城没什么根基,夫君好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文以苓虽称不上什么贤内助,但也不愿拖夫君的后腿,京城的关系错综复杂,指不定哪天就用得上了。

沈陵见她又噼里啪啦开始算账了,无奈而笑,陪着她算了一会儿,交流了一下家庭支出比例,对家庭投资作出一些调整。

家里如今能这般宽裕,和他们这些年一直投资有道,手里有钱就会置产业,和钟鸣鼎食之家肯定不能比,但比起普通的书香门第,还是富裕很多的。但回京之后,开销变大,难保会有什么大额支出,两个人决定增加家里的储备金。

成衣税置顶完后,政令以及执行的事情沈陵就接触不到了。他也把心思放到虞衡司的其他事务上,开始巡逻下面的几个署,这些署都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沈陵也更深入了解了一下目前军事、造船等生产技术,军事上他能接触得不多,虞衡司无法接触到最核心的东西,这都是朝廷的机密。

但其他的沈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大的器件先不说,沈陵想提高生产效率,首先还是生产工具,这是最基础的,生产工具改进了,效率才能提高。

“孝原,你如今可真是越来越忙了,我见你一面可真是不容易,找了你两回都不在。”齐王抱怨道。

沈陵致歉:“这些日子忙着到下边的署部去视察,前两日我去造船署看了一圈。”

目前因为交通不便,造船都会选择在河流边上,造船署在码头那边,离京城还是有些远的。

齐王笑着说道:“也正常,你如今正是晋升的好时候,我这没入朝的可都听说了你的名号。王妃常说别让我带坏你,哎,我这不无趣嘛,前几日我还办了个骑车赛,本想请你也去玩一玩。”

齐王爱骑脚踏车,在京城也不是什么秘密,不少人家也都会有一辆脚踏车,齐王私底下就爱比谁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