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功名路 沈桑榆 1299 字 2022-10-19

沈桑榆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第128章

沈陵自打回京之后, 生活比在淮南府的时候规律,固定时间上值固定时间下值, 陪亲人的时间也多,但休沐的时候应酬也多, 进了六部, 利益牵扯就变多了,他若不想办事四处碰壁, 关系得打好。

他抽空拜访了一下陈老将军,虽说是有点攀关系的意味,但陈老将军在淮南府对他还挺好, 若因身份回了京就疏远,岂不是有些忘恩负义。

其次拜访了曾家,年年入了曾家的私塾。目前京城官家子弟读书有几种,一种曾家这种办个私塾,其他关系要好的人家也会把孩子送过来,孩子会多一些。一种就是自家请夫子, 只教自家的,最次等就是送进京城有些名望的私塾里去。

品级大一些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前面两种形式, 曾家是书香世家,私塾也延续了多年,不少人家都盼着送去呢,没想到曾跃直接给他提了, 沈陵还是很感激的。

回京头一个月人情往来便是一笔大支出, 还好他们家如今也算富裕, 有产业支撑。

当初在船上整理的水利之策,由于要献给圣上,便不能像给严清辉那么随意了,沈陵又加工了一下,先给文常敬和文平昌过一遍。

文常敬摸着胡子很是欣慰,看着自己唯一的学生闪过一丝骄傲:“阿陵,这本水利之法对治水极有参考,看得出你在淮南府费了不少心血,淮河多水难,淮南府却能多年太平,说明你的法子是有成效的。”

沈陵在里面加入了淮南府这一段淮河的水位数据,更具有说服力,读书时沈陵可没被老师这么夸奖过,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

文平昌点评道:“这内容定是没什么问题,就是阿陵这文风,还是一如既往的干巴,没什么文采。”

沈陵也有些汗颜,他实在做不到写公文还写得锦绣繁华,他更喜欢平实一些,就是干巴巴的策略和解说,他考虑到给圣上看,前面还加了点叙述呢。

文常敬不以为意,道:“这就是阿陵的文风,不是诗赋不讲究文采。”

沈陵给他们看过后,确保没什么问题了再呈上去。

差不多半个月左右,沈陵就熟悉了虞衡司的运转,像这种职能部门,清闲的时候很清闲,忙碌的时候也很忙碌,他在中枢院待过,最清楚不过“旺季”

和“淡季”